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梅兵:建设强国之师 筑牢强国之基
2023-09-06 16:04
中国教育报
作者:

建设强国之师 筑牢强国之基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理事长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梅 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中,对教育强国建设作了系统论述,深刻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的本质特征和客观规律,极具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教必先强师,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由此可见,建强国之师,是建设教育强国,进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

  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

  吸引最优秀的人才从教乐教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师队伍规模结构和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升与优化。据教育部统计,全国专任教师总数从2012年的1462.9万增长到2022年的1880.36万,增幅达28.5%。2012年到2021年,小学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占比从32.6%增长到70.3%,初中教师研究生学历占比从1.04%提高到4.58%,普通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占比从5.01%提高到12.39%,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超过50%,高校研究生导师从29.8万人增长到55.7万人。这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已成为支撑世界最大规模教育体系的“大国良师”。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对标以强国之师建设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仍有提升空间。2018年,英、法、日、韩、澳等国小学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均达90%以上,OECD(经合组织)成员国初中教师研究生学历占比达到45.5%。法国、西班牙、芬兰等13个国家的中小学教师在资格标准上就要求申请者具有硕士或以上学位。相对而言,我国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还存在一定差距。不仅如此,据国家统计局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数据,2022年在19个城镇非私营行业中,教育行业从业者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52.1%,在所有行业中排名第一,但教育行业平均工资仅排名第八。由此可见,我国教师职业的工资水平与教师的受教育水平还不能完全匹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随着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投入要更多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教师待遇,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66年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教师工资应“compare favorably with salaries paid in other occupations requiring

  similar or equivalent qualifications(更优于支付给需要类似的或同等资格的其他职业的工资)”。教师行业劳动者的教育投资收益不低于其他学历相当行业,是吸引和促使更多优秀人才考虑投身教师教育如接受师范教育、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或接受各类教育培训等的影响因素之一。

  只有让最优秀的人才接受教师教育、进入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采用的是相对封闭、精英化的师范教育体系来培养教师。随着教师教育走向开放,教师职业选择更多遵循市场逻辑。在这种背景下,要进一步吸引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既要提高教师待遇,使其与教师的受教育水平和承载的使命责任相匹配,也要拓宽教师职业发展前景,提高教师职业地位。此外,还要健全教师荣誉制度,表彰和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更大力度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提炼弘扬教育家精神

  鼓励广大教师树立强国志向

  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潜心育人,引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教师队伍涌现出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时代楷模和人民教育家,为广大教师树起了精神坐标、立起了榜样旗帜,对教育家精神作出了生动而卓越的诠释。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相继提出了“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大先生”等殷切期望和明确要求,为提炼教育家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需要伟大精神的激励和引领。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待遇逐步提高,制度体系日趋完善,师德师风建设整体向好。当前,要让这支1800余万人的教师队伍,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状态,有力支撑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从而支撑教育强国建设,不仅要继续推动物质条件的改善和体制机制的创新,更需要激发更深沉、更持久的内在动力,实现教师自我驱动,在对教师职业和教育事业保持热忱的同时心怀敬畏,严防师德失范。

  伟大事业呼唤伟大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伟大事业需要教育家精神的支撑和引领,以此激励和引导广大人民教师涵养“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与抱负,坚定改革创新的信心,努力成为强国之师。

  加强专业性和系统性

  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成了以200多所师范院校为主体、500多所非师范院校共同参与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基础教育教师培养培训成效显著。

  但我们也要看到,面对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要求,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仍存在一些不适应之处。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专业性、针对性有待加强。

  目前,在职前培养环节,教师教育的重点在于传授学科专业知识,“准教师”对教育的理解以及教书育人实践中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未能得到足够的培养。在职后培训环节,经过多年变迁,国家四级教师培训机构的职责定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模糊,特别是县级教师培训资源配置保障存在一定不足,功能发挥不够充分;指导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的标准更新有所滞后,也缺少机构从业者的专业能力标准;教师培训的先进性、针对性有待进一步加强,知识讲授多、对教育教学实践指导不够的情况有待改善。

  提升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质量是系统性工程。从紧迫性和可行性来看,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大幅度提升教育硕士层次的教育。建立并推广“4+1”或“4+2”本硕贯通培养机制,即本科4年学习学科知识,打好坚实的学科基础,硕士阶段1—2年时间专门学习教育教学知识、培养教育教学能力,这有助于解决我国基础教育教师学历层次和育人能力有待提高的问题。二是修订完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当前,立足教育强国建设战略新形势新任务,可以适时启动对《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完善,并以此为契机,规范和引导教师培养院校、教师培训机构的施教内容,切实提升师范生和在职教师包括数字素养在内的教育教学能力。

  锐意改革创新

  不断优化教师队伍建设治理体系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制度。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办、国办出台专门文件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国办出台加强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文件和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教育部等部门也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基本形成了系统、规范、有效的政策体系。

  政策目标的实现既依赖政策设计的科学性,更取决于政策的执行是否到位。当前,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前瞻性研究,提高政策供给的质量,还要打通“最后一公里”,提升政策的执行力。

  一是积极应对人口变化新形势,前瞻谋划教师质量提升和充足配备。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人口同比减少85万。从1961年至今,60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标志着我国人口形势发生新的重要变化,“负增长、低生育、老龄化、高流动”将成为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人口形势的重要特征。为此,应抓住受教育人口波动下行的历史机遇,探索提升教师队伍质量的路径举措。例如,在准入环节提高学历要求,增加教育实习的时间并提高质量要求,增加对教师专业素养的综合考察,从而在入口上保障教师质量的整体提升。又如,提高教师配备标准,适时调整中小学生师比标准,为实施个性化教学、提升教育质量创造条件。此外,还应当积极推动教师编制在县域间和市域间的统筹调配,动态适应学龄人口的流动趋势。

  二是进一步加大对师范院校建设的支持力度。一方面,要重点加强对地市级师范院校的支持。我国教师培养以师范院校为主体,广大农村、县城教师的主要供给方是地市级的师范院校,但这类院校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水平却不容乐观。另一方面,还要支持一批基础较好的师范院校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办成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同时,鼓励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培养。这与支持师范院校办成高水平综合性大学,逻辑和出发点是一致的,那就是利用高水平多学科优势吸引和培养优秀教师。

  三是进一步提升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教育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尤其随着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急需一批了解教育而又不囿于教育的领导干部。在遴选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人员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其教育工作经历和对教育事业的理解,并加强对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的专业培训。

  四是积极探索数字治理新理念、新模式、新机制,加大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以促进师生大规模个性化学习为目标,重点提升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师教学诊断“画像”方面的优势和能力,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日常的教、学、评、管有机结合起来。可以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契机,加强集中技术攻关,将其建设成为具有高度自主更新能力的综合教育服务平台,提升其在学习内容推荐、学习过程分析、学习结果诊断等方面的“智能水平”,提供一个以高水平教育数字化引领教育现代化的范例。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