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第二届 “启智育新” 论坛系列报道(一):春雷激荡教育沃土,全国系列活动磅礴开启
2025-04-22 18:36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2025年4月18日,在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教育部即将发布《人工智能教育白皮书》的关键节点,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启智育新”论坛全国系列活动在武汉盛大开启。

  本届论坛以人工智能教育为核心议题,深度契合《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 - 2035年)》关于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部署,积极响应国家 “人工智能 +” 行动战略,全面落实九部门联合印发文件中关于加速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课程教材智能化升级、促进科技与人文教育深度融合的具体要求。将通过在全国多地持续开展主题研讨与实践分享,致力于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新路径,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培育新时代创新人才注入强劲动能。

  九省通衢之地,荆楚文化之源,兼具千年历史底蕴与创新发展活力的武汉,迎来了论坛的开幕。以“春雷行动”为主题的开场环节,生动诠释了教育领域即将迎来如春雷般打破常规、开启新篇的创新浪潮,让在场嘉宾深刻感受到人工智能教育的无限潜力与迫切需求。

  开幕式上,多位嘉宾发表了精彩致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教育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康宁研究员,从宏观政策层面阐述了人工智能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关键意义,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冲击与机遇,提出通过多方协作推动教育变革的行动方向。


康宁研究员致辞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孙富春教授结合当前技术发展与国家政策背景,强调了人工智能对社会各领域的深远影响,并指出人工智能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推动智能化转型的核心环节。


孙富春教授致辞

  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余新国教授代表承办单位,对与会嘉宾表示欢迎,指出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突飞猛进,正在重塑教育的底层逻辑与发展图景。


余新国教授致辞

  出席本次启动仪式的嘉宾还有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的窦尔翔教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生涯教育专业委员会张海昕理事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李擎教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张义宝校长,智谱清言教育部门负责人刘知行,爱宾果科技有限公司的闵海波董事长和张建忠总经理以及来自教育领域的管理者和一线教师,论坛还邀请了中国教师报记者李鹏、叶飞,光明日报《教育家》记者陈亚清进行深度的教育观察。

  “启智”:打开师生认知升级的智慧之门,实现智能时代的教学相长!

  “育新”:培育符合AI 时代需求的新质人才,为新生产力注入活力!

  在全场热烈的掌声和期待的目光中,康宁研究员、孙富春教授、余新国教授、张海昕理事长、闵海波董事长、张建忠总经理移步舞台中央,进行第二届“启智育新”论坛全国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各方携手开启人工智能教育新征程

  学会以学术立会,启动仪式后的学术高峰对话环节精彩纷呈。孙富春教授率先带来主旨报告《人工智能赋能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深入剖析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在教育场景中的创新应用与发展趋势。探讨了AI时代面临的挑战,AI赋能其他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教师角色的转变、教育中的伦理与安全等关键问题。


孙富春教授做主题报告

  余新国教授随后带来《数智教育的技术和应用场景》的专家报告,指出21世纪技能的三大核心内容:学习与创新技能、数字化素养技能以及职业和生活技能,解读了数智教育背后的教育模型和核心技术,介绍了五子母教育模型、师生技的比重以及基于数据的发展性评价。


余新国教授做主题报告

  此次论坛开幕式不仅是一场学术交流的盛会,更是一次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重要契机。正如主持人在结束语中所说,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需要政府、企业、学界、科研机构等多方协同合作。相信本次论坛在武汉点燃的智慧火种,将如燎原之势,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教育事业迈向新的高度,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5-01-06 14:06
中国教育在线 2024-10-23 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