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教育部副部长任友群:面对智能时代的新挑战,大学校长要主动担负起责任
2025-11-12 16:44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11月8日,2025世界大学校长论坛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教育部副部长任友群出席论坛并发表致辞,强调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教育领域多方面场景,同时明确大学核心使命始终不变,呼吁大学校长主动担当,共筑智能教育新生态。

  人工智能驱动教育领域五大变革

  任友群在致辞中指出,教育进入全新的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带来的变化日益显现。在教师教学方面,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和自适应系统,构建人机协同教学新模式,实现以数字导师智能推荐、智能学伴为支持的精准教学和因材施教。课堂场景依托智能交互技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数字孪生技术,重构成为信任,交互式和生成式的学习空间,推动课堂加速演变成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场、实战能力的培训场、师生机协同的交互场合、多维要素的评价场合。

  学生学习层面,智能体系与个性化资源平台为为学生提供自适应学习支持,帮助学生根据兴趣、特长和能力需求,动态调整学习策略。科研领域,催生出数据密集、智能涌现、人机协同的AI for Science, 推动形成数据算法、人类智慧相互激发的智能系统,促进了交叉学科、跨学科的科学研究。学校治理方面,则通过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系统,正加速向前瞻性、精准化的治理体系转化。

  正视技术挑战 坚守价值底线

  任友群强调,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潜力巨大,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技术变革依然会带来诸如AI伦理安全、技术鸿沟、人本价值偏离等严峻的挑战。要求我们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中更加重视各种风险防范、数据开放获取和价值理性塑造。

  大学核心使命在变革中始终不变

  任友群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技术如何发展,大学的五大核心使命从未改变。人才培养上,需培育学生人机共生思维、信息甄别能力与人文素养,塑造有温度、有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科研探索中,坚守真理追求、原创精神与学术规范,持续引领知识创新;服务社会方面,依托人工智能提供精准化方案,支撑国家战略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文化传承与创新领域,大学需守护历史记忆、凝聚核心价值,推动文化多样性与文明交流互鉴;国际交流合作上,借助人工智能优化交流合作模式,构建开放包容的跨境协作平台。

  大学校长需扛起四大关键职责

  面对智能时代的新挑战,任友群强调,大学校长要主动担负起责任。要成为教育初心使命的守护者,坚守育人本质,强化教育的思想性与人文性,培养学生数字伦理与创新精神;成为智能治理体系的构建者,搭建全校统一数据平台,推动管理从经验决策向数据决策转型;成为智能教育生态的营造者,打造 “AI+X” 课程体系,制定教师培养新标准,覆盖教学、科研、管理全环节;成为智能教育创新共同体的推动者,秉持以人为本理念,在技术研发、数据共享等方面加强国际协同合作。

  持续推进教育对外开放 深化中外务实合作

  任友群表示,中国教育部将坚定不移推进教育对外开放,一如既往支持中外高校开展务实合作。未来,愿与世界各国一道,构建开放包容、互信共赢的国际合作平台,通过跨境协作与跨学科融合,促进知识共享、人员交流与科技合作,共同开创教育发展美好未来。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同济大学 2025-11-05 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