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陈杰:以“个性化培养”应对智能时代人才需求
2025-11-13 15:50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11月8日,2025世界大学校长论坛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杰作题为《智能文明时代的人才培养改革:理念、思考和探索》的报告,围绕智能文明时代的人才培养改革这一重要命题,分享哈工大在人才培养领域的实践与探索。

  智能时代高等教育面临双重挑战

  陈杰院士在报告中指出,第四次科技革命推动智能文明时代加速到来,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犹如一把“双刃剑”,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带来了诸多挑战。其中,两个突出的现象需特别关注。一方面,AI代写、代学等现象造成学生思维惰性,同质化答案限制思维发散,导致学生自主认知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被“外包”退化;另一方面,AI技术让学生跳过试错过程,直接获取结果,不仅削弱实践技能,更错失在挫折中培养韧性的机会,使实践创新能力面临被架空的风险。

  这一现状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提出全方位、深层次变革要求,如何培养适应智能文明时代的高素质人才,成为全球高等教育共同面对的时代命题。

  重构理论与实践关系 强化核心能力培养

  陈杰院士介绍,面对知识过载等问题,哈工大以“厚基础、强实践”为核心,重构理论学习与实践创新的关系。在基础理论教学中,推进课程与项目双驱互融,适度压缩理论授课学时,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同步锻炼实践能力。学校搭建数字化创新知识中心,推出覆盖全学科的知识图谱,为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定制培养方案提供支撑。

  在创新实践层面,学校推行“创中学、学中创”的科研全贯通培养模式,从大一开始设立逐级挑战的创新实践项目,建设开放共享的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凭借这一培养体系,哈工大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实现六连冠;紫丁香微纳卫星团队研制发射全国首个由大学生自主设计、自主研制自主管控的微纳卫星;学生冷晓琨在读期间创办的公司已成为全球交互量最全的、数量最大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的重要企业。

  打破学段边界 助推拔尖人才加速成长

  针对智能时代个性化培养需求,哈工大打破固有学段节奏,为拔尖创新人才打造成长“快车道”。学校与全国重点中学共建拔尖人才培养基地,通过院士领衔的科普课堂,实现大中小学人才培养有机衔接。在高校培养阶段,设立拔尖创新人才班,由院士担任导师,实行 “一生一策” 的定制化培养计划,支持学生6-7年内完成本博贯通培养。

  学校创新本科教学制度,推行综合设计论文答辩申请制,允许大二、大三学生满足条件后提前答辩。目前已有154名学生提前完成答辩,尽早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为参与高难度科技竞赛预留充足时间。这一系列举措形成了一流人才培养载体集群,得到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充分肯定。

  陈杰院士表示,哈工大的探索吸收借鉴了全球顶尖高校的有益经验,未来希望与全球教育同仁加强交流合作,通过深层次探索与突破性举措,共同谱写智能文明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篇章。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