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主办的中国教育发展战略论坛暨2025年学术年会11月15日至16日在京举行。本次论坛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紧扣教育事业“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回顾、总结学会20年发展历程,汇聚教育、科技、人才等领域专家学者,就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展开研讨,以期为教育宏观政策和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支持。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杜江峰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充分肯定了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绩,从国际国内的宏观背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新部署、教育强国建设的新要求等方面,阐述了学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学会工作提出了新的期望。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林蕙青,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教育部原党组成员、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监察组组长王立英出席开幕式,并为评选出的优秀分支机构、优秀成果,以及荣获终身成就奖和特殊贡献奖的人员颁奖。学会会长韩进作工作报告。

教育部相关司局、直属单位负责人,教育系统内外有关学术组织、社团负责人,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地方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负责人,学会总会和分支机构的负责人、理事、会员以及企业代表近700人参加了开幕式和主论坛活动。开幕式由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柯春晖主持。

在主论坛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原副部长赵沁平以“AI+VR:智慧教育发展的引擎与基座技术”为题作主旨报告,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技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及智慧教育发展的前景与趋势。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原校长林建华就“大学的逻辑”分享了认识与思考,提出要依据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和教育规律,重塑大学的底层逻辑。外交部政策规划司参赞郑振华做了“百年大变局与中国外交”报告。主论坛环节由会长韩进主持。

15日下午举行了五个平行论坛:平行论坛一聚焦“教育强国与‘十五五’规划”,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前瞻研判;平行论坛二聚焦“科技、人才与教育未来”,直面时代变革挑战,探讨了科技、人才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趋势与未来可能;平行论坛三聚焦“基础教育的期许与愿景”,就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县域高中振兴等进行了分享;平行论坛四围绕“教育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教育部相关业务司局和直属单位的负责人就留学、中外人文交流、中外合作办学等政策等进行了认真解读和充分交流;平行论坛五聚焦“产教融合与高质量发展”,就职业教育“新双高”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等话题进行了探讨。学会相关专委会分别承担了平行论坛的组织工作。
在16日上午举行的专题论坛上,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司长郑真江作了“实施《纲要》和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专题报告,介绍了《纲要》实施一年以来“八大体系”建设取得的进展,以及下一步教育综合改革等方面的重点任务。浙江大学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侯万军从全球视角分析了高等教育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探讨了构建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发展新机制的实践路径。科大讯飞集团副总裁周佳峰分享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的前沿思考与实践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学者特聘教授刘复兴代表相关课题组介绍了对中国特色教育战略学理问题研究的思考。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谢维和教授以产学研用协调的战略变化—“决定性进展”对教育的要求为题,提出大学应顺应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新趋势,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展开更加深入的合作。专题论坛环节由常务副会长韩民主持。
学会会长韩进对论坛进行了总结,认为本次论坛规模大,层次高,反响好。论坛聚焦教育强国建设和教育战略的宏观性、长远性、基础性问题,搭建了一个高端学术平台,汇聚了一批高水平专家,形成了一批高质量成果,为学会未来学术研究、社会服务和重大活动的举办积累了宝贵经验。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