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单位
首届全国文明校园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
教育部批准师范生公费教育试点学校
宁夏唯一普通师范类本科学校
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互联网+教育”重点建设单位
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学校
面向全国招生
宁夏师范大学
简介
宁夏师范大学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管理,是宁夏唯一的师范类本科高校。学校前身为1975年建立的六盘山大学;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宁夏师范学院,升格为本科高校;202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宁夏师范大学。2012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并于2013年开始招生。2013年获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资格。2018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2年入选“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2023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学位办列入2024-2026年新增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教职工900余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7.38%,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4.26%。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在校学生11000余人(其中公费师范生1986人)。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理学、工学等4个学科门类共有1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8个学科门类43个普通本科专业,已形成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不同层次,全日制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人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
宁夏师范大学
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政策
经教育部批准,2013年宁夏师范大学开始招录本科层次地方公费师范生,招生计划全部列入自治区本科提前批B段录取。学校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考生志愿及分数择优录取。考生被录取后签订协议,毕业后采取“双向选择”和统筹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在区内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就业,服务期不少于6年。
“优师专项”师范生培养政策
经教育部批准,2021年宁夏师范大学开始招录本科层次优秀教师定向培养专项师范生(简称地方优师专项),招生计划全部列入自治区本科提前批B段录取。学校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考生志愿及分数择优录取。考生被录取后签订协议,毕业后根据定向服务原则,在定向八县(同心、盐池、原州区、西吉、隆德、彭阳、泾源、海原)岗位需求范围内履约任教,服务期不少于6年。
宁夏师范大学
2025年新高考本科招生专业简介(共42个专业)
普通类专业
历史+不限
1
汉语言文学(师范)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具有深厚文化素养的人文学科专业,培养基础教育合格师资、胜任文化宣传工作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可在中小学、教育机构及企事业单位从事语文教育、研究和培训就业。该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教育部特色优势专业,自治区重点建设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与语言学教研室为自治区级一流基层教学组织,有多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精品课程。该专业承担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学位研究生和中国语言文学学术硕士培养任务。
2
秘书学(非师范)
秘书学专业旨在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品质优良、具有扎实秘书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人才。可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地方、基层企事业单位的秘书岗、管理岗、公关岗等岗位就职。该专业是学校一流专业培育项目,实践性强,注重文化知识、信息技术与秘书实务深度融合。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全国性秘书实务赛事机会多,考公、考编等优势明显。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大、就业面广、社会评价好。近几届毕业生中考取研究生、选调生、公务员、留学生的比例较高。该专业人才培养和实践活动在全区产生深远影响,被秘书学专业期刊和媒介宣传报道。
3
公共事业管理(非师范)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具有扎实公共事业管理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可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社区基层等公共部门从事公共管理或服务工作。该专业是省级一流产学研结合实践型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实践锻炼机会较多,实践课程占比较高。毕业生在考公、考编中具有专业优势与能力优势。近几年,该专业毕业生考研率逐年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与就业率双高。
4
汉语国际教育(师范)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旨在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爱汉语国际教育和文化传播事业,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和国际化视野的汉语教师。该专业培养能够使用英汉双语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能够在国内外教育机构和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以及文化传播与交流等相关工作的专业人才。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国际汉学研究以及在国内外有关部门、文化企事业单位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及相关工作。该专业在校生具有海外学习的机会,参与国内国际汉语教育教学赛事的机会多。
5
历史学(师范)
历史学(师范)专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扎实的理论基础、广博的历史知识、深厚的人文素养、敏锐的问题意识,能够胜任中学历史教学与研究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主要开设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概论、历史教育学等课程。该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024年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主要就业方向为中学、党政机关和文博单位。
历史+政治+不限
6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为指导原则和基本要求,使学生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扎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将来能从事中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科研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或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法律服务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应用型复合人才。该专业为自治区级一流建设专业,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建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实践基地。该专业承担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思政)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任务。
7
政治学与行政学(非师范)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立足宁夏、面向西北,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政治学与行政学的理论基础知识,尤其是中外政治思想与文化的核心知识,具备良好的现代政治思想素质;了解中外政治制度及当代中国政府的运作过程及其治理方式,熟悉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公共管理方面的法律;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较强的理论分析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具备熟练应用现代政治科学与行政学有关理论与方法进行调查研究、政策分析、设计解决问题方案的基本能力,并具有良好的从事政治学与行政学教育和研究工作的能力及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主要面向地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城乡社区等单位,从事公共管理、理论宣传、政策分析、调查研究、发展规划等工作。
物理+不限
8
教育技术学(师范)
教育技术学专业立足宁夏,辐射周边,培养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领域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开阔的国际视野、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系统掌握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引领和推动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现有宁夏现代教育技术重点实验室、多模态数据采集分析实验室、虚拟现实技术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摄影技术实验室、现代教育媒体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该专业是宁夏师范大学“一流专业”,有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硕士点,已形成本科、硕士完备的培养体系。
9
应用心理学(师范)
应用心理学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立足宁夏、辐射周边,旨在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心理育人能力强,具有反思能力、创新精神及终身发展意识,能在基础教育领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心理辅导与咨询等工作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现有基础心理实验室、综合心理实验室、沙盘游戏室、儿童潜能开发室、行为观察室等5个专业实验室。该专业应用性强、就业灵活,发展前景良好。
10
科学教育(师范)
科学教育专业适应国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发展和改革的需求,着力于小学科学课程优质师资及科普教育人才的培养,致力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教兴国意识,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素养底蕴,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自主发展的能力。学生能够在科学教育领域从事教育教学、教学研究,以及在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科学普及教育等高素质的人才。
物理+化学+不限
11
应用化学(非师范)
应用化学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化工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现代分析测试基本技能以及相关工程技术知识,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能力,能在化工、医药、环保、食品商品检验、医药等相关行业从事技术管理、生产运行、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等工作。该专业以宁夏绿色催化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分析化学”校级重点学科、“材料与化工一级学科专业硕士点”等学科专业平台为依托,已建成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和产教融合示范专业,是宁夏高校一流学科(培育学科-化学)涵盖下的本科专业。近年来的毕业生主要在国家能源集团、宁夏华御能源、宁夏捷美丰友化工、国家电网和中石化集团长城能源等大型能源企业工作,还有部分毕业生在宁东机场和吴忠伊利牛奶企业从事分析检测工作。
12
化学(师范)
化学专业培养面向宁夏及周边基础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需求,掌握化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技能,熟悉从事中学化学教育的教育理论、教学策略和教学技能,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终身学习和实践与研究能力,能够胜任基础教育化学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该专业已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成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和教育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宁夏高校一流学科(培育学科-化学)涵盖下的本科专业。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银川、中卫和固原等城市的重点中小学。2024年有24名师范生考取了宁夏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13
化学工程与工艺(非师范)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工匠精神,品德素质优良,掌握化工的基本知识,具备自动化控制的能力,具有化工工程师的基本素养,能从事化工工艺控制和操作、生产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卓越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可在新能源、现代煤化工、石油化工、医药、新材料和环保等方向就业。近年来的毕业生主要在宁夏瑞泰科技、内蒙古莱科、内蒙古百润科技、宁夏渝丰化工、宁夏华御能源、宁夏捷美丰友化工等大型企业就业。随着国家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该专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14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非师范)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统计分析和建模、大数据技术以及相关业务背景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毕业后可在企业、IT部门、行政事业单位等行业从事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与建模、大数据产品开发、大数据商业价值挖掘、数据化运营以及相关智能软件开发和设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该专业建有宁夏物联大数据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实验室和大数据现代产业学院,有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点。
15
网络工程(非师范)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系统地掌握网络工程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网络系统分析、实践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开拓创新意识,能适应本学科技术发展的要求,毕业后可在企事业、科研等单位从事网络工程设计、管理、应用、研究和系统集成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建有宁夏物联大数据创新技术应用中心和网络工程专业实训中心,有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点。
1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和宁夏基础教育改革及信息化发展需要,计算机专业基础扎实的软件开发与设计、系统设计与管理、计算机工程管理、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和教育管理专门人才。毕业可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验室管理、软件开发与应用、计算机系统工程管理与实施等工作。该专业是自治区一流建设专业、优势特色专业,计算机学科是自治区优势特色学科,有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点。
17
人工智能(非师范)
人工智能专业面向人工智能、自动化、互联网、信息处理等领域培养具有坚实的人工智能专业基础理论和现代技术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专家系统、自动规划、智能搜索、智能控制、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相关机构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
18
电子信息工程(非师范)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面向现代电子、计算机、移动互联网、智能控制等前沿技术领域,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专业实践能力的电子工程师。毕业生就业方向广泛,可在嵌入式平台开发、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软件与集成电路设计、智能交通、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行业或企事业单位从事嵌入式应用、硬件开发、软件开发、测试、系统运维及项目管理等工作。本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教育部“新工科”试点专业和自治区级产教融合建设示范专业。专业注重校企合作,在西安、天水、苏州等地建有实习实训基地。
19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非师范)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需要,具有坚实理论基础、较宽专业知识面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电气工程、电气控制、工业自动化等相关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系统分析与运行、装备制造与维护、技术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为省级一流专业、自治区产教融合示范专业,与本地大型电力、新能源、化工等企业合作建有实习实训基地。
20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非师范)
本专业面向国家“双碳”战略需求,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掌握新能源材料设计、器件开发及系统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核心课程包括新能源材料基础、太阳能电池与器件、材料表征技术等,为光伏、太阳能、储能电池等能量转换与储存领域储备人才。毕业生可在新能源企业、科研院所、环保机构等领域从事研发、生产及管理工作。
21
统计学(非师范)
统计学专业培养掌握数学和统计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熟练应用现代统计方法分析和处理数据,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毕业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统计调查、统计质量管理、数据分析等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该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校级一流专业,建有宁夏物联大数据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和统计学专业实验室,有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点。
22
生物科学(师范)
生物科学专业适应国家新时代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教师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具有坚定政治信念和良好师德规范,适应国家和地区发展需要,爱国进取、热爱教育事业,掌握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实验技能和知识体系。学生具有科学探究和创新思维能力,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拥有人文情怀、科研素养、国际视野,胜任新时代中学生物学教学和教学研究及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3
物理学(师范)
物理学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良好的师德师风,掌握物理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实验技能,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创新意识和个人发展能力,能够胜任中学物理课程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基础教育人才。该专业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为省级一流专业,物理学科为自治区一流学科重点培育学科,建成物理学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和学科教学(物理)教育硕士两个学位授权点,建有区级新型微纳高性能先进功能材料研发创新团队。
24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德才兼备、适应基础教育和未来教育改革需求的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和教育教学研究人员。毕业可从事中小学数学、中高等职业院校数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数据分析、软件开发与系统管理、教育研究及管理等工作。该专业是国家级一流专业、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基础数学学科是自治区重点学科,有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学科数学专业学位硕士点。
历史/物理+地理+不限
25
地理科学(师范)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强烈、人文底蕴深厚,系统掌握该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主要课程:地图学、气象学与气候学、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学生能够在中学从事地理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在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资源环境管理与评价、区域开发与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管理等工作,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历史/物理+不限
26
英语(师范)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较高的教师教育职业综合素质,能够胜任中小学英语教学和研究的教育工作者以及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
27
翻译(非师范)
翻译专业始建于2015年,致力于培养具有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综合素质、较深厚的人文素养、扎实的英汉双语基本功、较强的跨文化能力、厚实的翻译专业知识、丰富的百科知识和必要的相关专业知识,较熟练地掌握翻译方法和技巧、翻译技术和工具,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应用型英语翻译人才,能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能胜任地方外事、经贸、教育、文化、旅游、科技等领域中口笔译、跨文化交流等语言服务工作。
28
小学教育(师范)
小学教育专业立足宁夏,辐射周边,培养具有高尚的师德、坚定的教育情怀,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扎实的儿童发展与小学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良好的发展潜力,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管理与研究的高素质小学教师。主要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和艺术技能课程。建有心理健康教育、小学教学法、书法、美术、音乐、舞蹈等专业实训室和自治区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该专业是国家级一流专业,小学教育教研室被确定为区级一流基层教学组织,有专业硕士点。
29
学前教育(师范)
学前教育专业立足宁夏,辐射周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先进教育思想和理念,富有创新精神,能够在学前教育机构及相关部门从事学前教育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和艺术技能课程。建设有心理健康教育、美术、音乐、舞蹈等专业实训室和儿童行为观察、儿童潜能开发、幼儿园模拟仿真、亲子教育等实验室。该专业为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
艺体类专业
历史/物理+不限
1
体育教育(师范)
体育教育专业以培养热爱教育事业,有理想信念,有社会责任感,能适应与应对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中小学体育教师为基本目标,使学生扎实掌握体育教育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及分析解决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中小学教师基本素养,能够从事中小学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策划、运动队伍管理及与体育事业有关的社会服务工作的应用型体育人才。毕业生在区内外教育单位、体育运动俱乐部、体育产业公司等行业,从事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体育科研和管理等方面成为骨干力量。
2
运动训练(师范)
运动训练专业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具备竞技体育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能从事专项运动训练、体育教学、社会体育指导、体育产业经营和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广泛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体育人才。就业方向主要为专业队、学校、俱乐部等。
3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师范)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旨在培养适应体育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需求,掌握社会体育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具备中小学教师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基本能力和素养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就业方向主要为教育单位、体育产业、公共事业单位等行业领域工作,担任体育老师、运动讲师、体育顾问等职位。
4
音乐学(师范)
音乐学专业培养政治思想坚定、政治觉悟高、品德优良、热爱中学音乐教育事业,具有扎实的音乐学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较高的美育素养、创新潜质,能够在中学、教育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等领域从事音乐教育、科研及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学生良好的工作能力深受社会用人单位好评,毕业生主要在中小学、文化教育机构工作,在全区基础音乐教育师资队伍中占68%以上。
5
音乐表演(非师范)
音乐表演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音乐基本理论知识与表演技巧,具有较强的音乐培训、辅导能力,能够胜任各类文艺团体、基层文化站、社会文化培训机构从事音乐表演、艺术辅导和社会培训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近年来,在全国、全区大学生艺术展演及各级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毕业生主要在各演艺团体、文化教育机构工作。
6
舞蹈学(师范)
舞蹈学专业着力培养具备坚定政治信念、强烈社会责任感与事业心、良好的人文艺术素养、扎实的舞蹈教育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具备出色的教学及有效开展活动的能力,具有专业持续发展与终身学习意识及以美育人的综合育人能力,能够在中学及相关文化教育机构,从事舞蹈与音乐的教学、教研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学生良好的师德修养、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过硬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了社会各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毕业生主要在中小学、文化教育机构工作。
7
舞蹈表演(非师范)
舞蹈表演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坚定政治信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团队协作能力良好、扎实掌握舞蹈基本功及技能训练、舞台实践能力突出、职业素养良好,能够在社会各专业演艺团体、企事业单位、文化艺术部门从事舞蹈表演及与舞蹈表演相关的教学、研究、策划、编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在全区少数民族文艺调演、全区大学生艺术展演及各级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赢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毕业生主要在各演艺团体、文化教育机构工作。
8
美术学(师范)
美术学专业立足宁夏、面向西部,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科素养扎实,人文底蕴深厚,美术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突出,会学习、能合作、勤实践、勇创新,能够适应未来职业和社会发展,推动新时代素质教育的合格中学美术教师。本专业主要开设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民间美术、美术教学论、透视学、解剖课、国画基础、油画基础等课程。
9
绘画(非师范)
绘画专业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绘画专业人才,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绘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写生、创作、鉴赏及教学能力,能在各类美术机构、企事业单位、学校、文化艺术团体从事绘画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主要开设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中国画、油画、文物写生、解剖、粉画、水彩、综合材料绘画等课程。
10
艺术设计学(非师范)
艺术设计学专业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践能力突出,具有扎实的艺术设计学基础理论及设计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公司从事平面设计、文化产品创意设计、公共环境雕塑设计以及展示设计等工作,并能够服务于宁夏及周边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设计应用型人才。
11
环境设计(非师范)
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将艺术、科学与实用性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环境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领域从事设计、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2
雕塑(非师范)
雕塑专业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综合实践能力突出,具有丰富的雕塑造型基础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创作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公司从事造型艺术设计、公共环境雕塑设计、文化产品创意设计等工作,并能够服务于宁夏及周边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雕塑设计应用型人才。
13
书法学(师范)
本专业立足宁夏、服务西部,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科素养扎实、人文底蕴深厚,书法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突出,会学习、懂规矩、善沟通、勤实践、勇创新,具备适应未来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合格中小学书法教师,能胜任各类企事业单位以及文化艺术团体中与书法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宁夏师范大学
录取办法
一、认可政策
1.学校认可经教育部同意的各生源地招生主管部门制定的加分或降分优惠政策,并按加分或降分后的成绩录取。
2.学校认可各省(区、市)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的单独招生考试、专业考试、测试和经各省(区、市)教育考试院允许或委托的高校组织的专业考试、测试成绩。
3.学校认可各省(区、市)综合考试、测试科目成绩。
二、报考条件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
2.各专业学生外语类公共必修课开设英语、俄语、日语课程。
3.报考英语、翻译专业的考生要求外语语种为英语,如所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外语口试,考生须参加口试且成绩合格。
4.报考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所有考生,数学单科成绩必须达到75分及以上。
5.报考舞蹈类专业考生男生身高不低于167CM,女生不低于158CM。
6.公费师范生、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招收符合宁夏回族自治区招考规定的宁夏籍优秀高中毕业生。
7.根据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和教育部印发的《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教育部〔2000〕10号)等文件精神,报考公费师范生、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专业的考生,请认真阅读以上文件,以免造成不予录取或录取后到毕业时无法获取教师资格证产生违约的后果。
三、投档程序
1.遵循各省(区、市)教育考试院规定的投档批次及程序进行投档。
2.公费师范生、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普通类专业、体育类专业、艺术类专业列入自治区本科提前批B段录取;普通类本科、地方专项计划、预科班列入自治区本科批B段录取。
四、录取程序
1.学校严格按各省(区、市)教育考试院规定和录取批次进行录取。
2.宁夏各批次录取原则为:
(1)普通类专业按投档成绩由高分到低分录取,若投档成绩相同,依次按首选科目、语文、数学、英语成绩由高分到低分录取;
(2)体育类专业按体育类综合成绩由高分到低分录取,体育类综合成绩=高考文化课成绩×40%+体育术科成绩×7.5×60%(保留两位小数)。投档成绩相同时,先按体育术科成绩由高到低录取,若体育术科成绩相同,则按高考文化课成绩由高分到低分录取,若高考文化课成绩仍相同,则依次按首选科目、语文、数学、英语成绩由高分到低分录取。
(3)艺术类专业(音乐类、舞蹈类、美术与设计类、书法类)按高考文化课成绩×50%+省级统考成绩×50%×2.5(保留两位小数)的投档成绩由高分到低分录取,投档成绩相同时,先按专业课成绩由高到低录取,若专业课成绩相同,则按高考文化课成绩由高分到低分录取,若高考文化课成绩仍相同,则依次按首选科目、语文、数学、英语成绩由高分到低分录取。
3.外省各批次录取原则为:
(1)体育类、艺术类专业按投档成绩由高分到低分录取,投档成绩相同时,先按专业课成绩由高到低录取。若专业课成绩相同,则依次按高考总分、语文、数学、英语成绩由高分到低分录取。
(2)普通类专业按投档成绩由高分到低分录取,若投档成绩相同,依次按高考总分、语文、数学、英语成绩由高分到低分录取。
五、信息公开
为加强社会对招生工作的监督,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要求,通过阳光高考平台、学校招生网站、新闻媒体等扩大信息公开范围,规范公开程序和内容,提高信息公开时效,做到招生信息“十公开”,确保宁夏师范大学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
宁夏师范大学
收费标准及其他
新生均按国家核定的有关收费标准收取学费及住宿费。
1.公费师范生(优师专项)学费、教材费、住宿费和生活补助按自治区相关政策执行。
2.本科学费
注:根据宁价费发〔2014〕18号和宁价费发〔2015〕19号文件规定,对宁夏南部山区九县、区(含固原市原州区、西吉县、彭阳县、泾源县、隆德县,中卫市海原县,吴忠市红寺堡区、同心县、盐池县)农村户口师范类专业学生(不含国营农林牧场)按学费标准的30%收取,其他宁夏籍师范类专业学生按70%收取。
3.住宿费
古雁校区:
800元/每生每学年(无室内卫生间)
900元/每生每学年(有室内卫生间)
文苑校区:
800元/每生每学年(无室内卫生间)
4.以上收费标准如有变化,学校将按最新文件标准执行。
奖助措施
1.奖学金: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宝钢教育基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宁夏燕宝慈善基金会优秀学生奖学金、学校学生综合奖学金、筑梦奖学金等。
2.助学金:学校设有国家助学金等。
3.其他资助: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公费师范生生活补助、勤工助学、临时特困补助、应征入伍学生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宁夏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
宁夏师范大学
联系咨询方式
招生咨询电话:
0954-2079366
0954-2665786
0954-2665787
公费师范生(优师专项)咨询专线:
0954-2079368
学校官网:
https://www.nxnu.edu.cn/
招生网址:
https://zs.nxnu.edu.cn/
学校地址:
古雁校区位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新区学院路
文苑校区位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文化巷
邮 箱:nszb@ nxnu.edu.cn
邮 编:756099
附 件
宁夏师范大学2025年普通本科
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表
也可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