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构建“艺术+思政”立体课堂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近日,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发扬实践教学传统,将思政课与写生、调研有机融合,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行走在艺术实践中的思政课".课堂聚焦宏村、西递、屏山和徽州文化博物馆等地的传统文化转化,运用当地文化和建筑特色进行教学设计,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学,让学生在感受徽派文化魅力的同时,厚植家国情怀,体悟艺术与人民的紧密联系.
学院组织多个教学团队,11名专业教师,215名学生,一同前往写生调研基地.各教学团队充分挖掘当地思政教育资源,根据各专业需求,设计了贴合主题的教学内容.在屯溪老街,深入了解皖南地区的革命历史、中共皖南特委的发展历程与革命活动等,探寻红色基因传承密码;在宏村、西递,以古村落传统纹样的文化构建为切入点,讲授中国传统文明基因的现代阐释;在屏山,以"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为方向,探寻优秀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在徽州文化博物馆,通过解读馆藏文物,讲述徽州地区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引导学生感受文脉传承的深厚底蕴.
师生还通过实地走访、现场研讨等,构建多维立体教学场域,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深化"艺术+思政"课程体系建设,鼓励学生在艺术创作和调研报告中寻求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实践中接地气、长才干,实现了思政教育与艺术实践的深度融合.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