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济南高新区伯乐实验学校亮相高新区“伙伴节”展现“伙伴+”学生成长共同体丰硕成果
2025-09-29 11:07:00
济南高新区伯乐实验学校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9月28日上午9时,济南高新区全环境立德树人“三引导”行动之首届“伙伴节”开幕式在济南高新区瀚阳学校盛大启幕。在这场以“伙伴”为名、以成长为实的盛会中,伯乐实验学校的摊位前人头攒动,茶香袅袅,成为了整个活动中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生动展现了其“伙伴+”学生成长共同体的丰硕成果与独特魅力。
  以茶为媒,浸润文化根脉,展现共同体活力
  步入伯乐实验学校的“伙伴节”专属摊位,一股清雅的茶香便扑鼻而来。家长志愿者们身着素雅服饰,正神情专注地进行茶艺展示。沸水润盏,茶叶在滚烫的水中缓缓舒展,旋腕出汤间,琥珀色的茶汤注入小巧的品茗杯中,茶香四溢,沁人心脾。茶桌之上,紫色的三角梅开得正艳,静雅地映衬着精致可爱的茶点,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这不仅是一场茶艺的展示,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生动演绎。 茶文化,作为中华数千年文明的瑰宝,其“和、敬、清、寂”的核心理念,在此刻悄然浸润着每一位驻足者的心田。
  学生志愿者们则化身“小小茶文化使者”,他们主动走出摊位,热情邀请临近摊位的老师、家长和同学们前来品茶、交流。他们稚嫩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一举一动间展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自豪。正如伯乐实验学校任晓燕校长所言:“共同体活动开启时我们就锚定学生进步,学校的课程和活动设计给足了方向。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孩子学会互助,不少内向孩子变得主动分享;家长特别给力,从旁观到主动参与家校沟通。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家长在共同体活动中,带领学生学习体验茶艺的情景再现。”当传统文化的根脉在少年心底悄然扎根,当非遗技艺的光华在他们的指尖流转,学校“学生成长共同体”正以梦想同“萌”之姿,书写着家校社共促成长的和谐篇章。
  匠心独运,非遗探究成果斐然,彰显少年风采
  摊位之间,琳琅满目的非遗手工作品与书画作品令人目不暇接,这些都是伯乐少年们暑期非遗探究的心血结晶,亦是他们团结协作、共同探索文化与追求美好未来的最好呈现。剪纸年画,色彩浓艳,晕染出浓浓的年节意趣;京剧脸谱,线条勾勒,演绎着中华戏韵的独特风华;竹篾在巧手中翻飞,编织出壮丽的中华山水;滚烫的糖汁在艺人手中凝固,化作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神奇瑞兽。同学们执笔刻木、挥毫泼墨,在亲身体验中深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更在实践中练就了敏锐的观察力与非凡的创造力。低年级的小同学们也不甘示弱,他们用充满魅力的线条描绘着七彩斑斓的生活,一幅幅作品定格了最纯真的童心与最纯粹的快乐。
  这些精彩的作品,不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伯乐少年们在“跃动生命、光影书海、躬行求真、艺韵流光、文脉深耕”五大领域不断突破自我、全面深度发展的生动写照。摊位旁陈列的梦想手册、活动精彩掠影以及各类探究成果,更是一步步记录着他们互助探索、迎接挑战的坚实成长印记。
  “伙伴+”赋能,家校社四方联动,共筑成长长卷
  “伙伴节”的精彩,离不开“伙伴+”学生成长共同体背后强大的支撑力量。暑期,家长志愿者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共同体的小伙伴们带来了传统文化、艺术审美、历史探究、航天知识、急救技能、非遗武术等一系列优质学习资源,用专业的知识与无私的奉献为同学们的健康成长助威添彩。这背后,是教联体搭建平台赋能、各方合作力量助力,更有社区志愿者的保驾护航,真正实现了学校、家长、孩子、社区的四方联动,形成了教育合力。
  “作为老师,我觉得‘伙伴+’学生成长共同体活动特别有意义!”伯乐实验学校教师司雅柔深有感触地表示,“孩子在一次次共同体活动中收获了友谊与能力,家长变得更懂教育,家校携手发挥了强大力量,这就是最温暖的成长!”
  开幕式当天,伯乐实验学校以茶为媒,吸引了上百人驻足品鉴、参观交流。人们在袅袅茶香中品味中华韵味,在少年巧思中感受创新活力,在家长雅意中体会教育温情,共同见证了这幅由家校社合力绘就的生动成长长卷。此次“伙伴节”的亮相,不仅是伯乐实验学校“伙伴+”学生成长共同体建设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其践行全环境立德树人,以文化为媒、以实践为翼,引导学生在文化传承中扎根、在多元探索中成长的坚定步伐。未来,伯乐少年们定将在这片充满爱与智慧的沃土上,继续携手同行,互助探索,迎接更多挑战,书写更加精彩的成长。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