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芯火相传”志愿服务队赴曲周县开展非遗调研
2025-04-03 10:57:00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2025年4月2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芯火相传”志愿服务队赴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开展“弘扬龙灯文化、传承中华血脉”调研活动。此次调研,旨在深入挖掘曲周龙灯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探索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活化利用路径,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曲周龙灯起源于宋代,是河北省曲周县独有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其造型别具一格,龙头用竹篾编成,威武雄壮;龙舞表演基本在夜晚进行,龙灯仪仗规模宏大,舞法奇特多变,有盘龙、滚龙、钻龙、跑龙等二十多种表演方式。2008年,曲周龙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调研中,曲周县文化馆馆长霍增月陪同服务队成员来到曲周龙灯国家级传承人——86岁郑玉华老师的家里,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详细了解了龙灯的制作工艺、表演技巧以及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郑玉华老师的徒弟——第六代传承人王志斌分享了他对龙灯艺术的热爱,表达了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决心。
  “芯火相传”志愿服务队还与曲周县文化馆进行座谈。双方就如何进一步挖掘和传承曲周龙灯文化、推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活化利用等问题进行探讨。文化馆的领导表示,将积极支持服务队的相关活动,推动曲周龙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通过调研,“芯火相传”志愿服务队了解了曲周龙灯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与价值。未来,“芯火相传”志愿服务队将继续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积极探索更多元化的传承方式与创新路径。(通讯员:叶佳语 王哲 张政)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