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有志当擎云 砥砺前行追梦人!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中部2019届毕业寄语展映
中国教育在线讯 奔跑过的操场~努力过的课堂~奉献过的社团~校园的每一处都留着济外学子曾快乐、失落过的身影......从最早懵懂无知的少年,一路过来,济外见证了他们的成长,孩子们感谢济外所给予的知识与力量。面对这个曾快乐过、辛苦过,流过泪水也流过汗水的校园,高中部2019届毕业生在临别之际,怀揣着对母校的依依不舍和对未来的期待,写下最后的毕业赠言,作为对母校最后的纪念。
从2013届的“这里是未来的支点”到大家耳熟能详的“由此向,及远方”……六年,六条毕业寄语已作为济外的文化标记烙印在每个济外人的心中。高中部2019届毕业寄语遴选工作自2019年5月份启动以来,共收到千条寄语,通过班级、级部的层层筛选,保送生工作委员会及高三语文组全体教师的遴选,最终2019届12班学生刘琳靖创作的寄语“济外的精神将前途照亮,更好的自己在未来相遇。”荣膺2019届最佳毕业寄语。
优秀作品展映
1.最美的世界在远方,最美的回忆在这里。
——2019届2班 李晓萌
2.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遒为知己,我以济外为知己。
——2019届2班 张铭洋
3.人文天下三十载,滴滴甘露润齐鲁桃李缤纷;行者无疆诚可期,汩汩清流塑九州山河俊秀。
——2019届2班 姜若兰
4.点燃读书灯,济外关山月。
——2019届2班 张玉洁
5.梦想诞生在此地!
——2019届2班 王乙栋
6.披荆斩棘,向阳而生,人文天下,金舆满堂。
——2019届5班 郭笑天
7.成长道路上留下名为“济外”的路标是我莫大的幸福。
——2019届8班 张楠
8.携向阳之光越文川武乡,凌华山之志跨五湖四海。
——2019届8班 窦宇扬
9.博知览物,人文风度;钟灵毓秀,凤鹤争渡。
——2019届9班 杨嘉豪
10.尝尽冷暖,依然热血;历尽千帆,心似少年。
——2019届12班 赵晶晶
11.山远眺,百川赴海,百舸争流。
——2019届16班 李亦白
12.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2019届16班 张书杭
13.济外人不老,华阳正青春。
——2019届16班 张书杭
14.以您的芳华,给予我风华,带来永世光华
——2019届16班 张书杭
15.只为世界有我声音!
——2019届16班 秦淇策
16.以此明志,梦已远驰。
——2019届17班 孙榕
17.朱颜常新,斯台永驻。大美华章,日新月异。
——2019届17班 杜婧琳
18.这里,是未来的缩影。
——2019届17班 冷香凝
19.掇菁撷华,向阳生发。
——2019届17班 徐硕
20.向阳而生,妙笔生“华”。藏器于身,仗剑天涯。
——2019届17班 张光正
21.华山之上是自然无垠的星空,星空之上是人文精神的守望。
——2019届18班 田相新
毕业生致母校:
“济外的精神将前途照亮,更好的自己在未来相遇 。”
JFLS spirit illuminates our outlook. Come meet the better you in the future.
——2019届12班刘琳靖
作者解读
五月的一天,忽然在群里看到了收集毕业寄语的消息,一时三年来的点点回忆涌上心头, 在手机里敲下了这句话。
谈起它,时光要穿梭回三年前。
2016 年的 6 月 5 日,是省招考试的日子,也是我第一次踏进济外大门的日子。端庄的孔子像,金黄的大圆顶,碧蓝的天空偶尔有白色的飞机划过。
坐在考场,望着墙壁上的钟表出神,看指针转了一圈又一圈——如果未来三年注定会在 这片校园度过,未知路上会有怎样的惊喜等待着我。
日子说慢也慢,说快也快。
从遥墙的 6868 到华山金舆的 3399,校园变了,但自始至终从未改变的是济外。
大概很多年过去,谈起校训,我们依旧记得“人文天下,行者无疆”;说起校门,我们也仍想到背后的“由此向,及远方”。
济外是一生一世都不会忘记的地方,这里带给我无限的机遇与难忘的挑战,济外的精神已经深深融到每一个学子的血液中,流淌在心底。
如今,走出校园的每位济外成员,已经将原样交接变为习惯,双语交流变为能力,正在努力成为具有中华根基、国际视野的社会人才。
济外平台,让我们从心选择,或者高考,或者保送,或者出国,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发掘自身潜能,找寻最适合自己的通往梦想的道路。
而我在这里,也终于打开了一扇通往浙大外院的大门。始终相信,更好的我们,会在未来相遇。
历届毕业寄语回顾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