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青岛大学副校长孔伟金: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提供更多的发展路径和选择

中国教育在线    2020-03-30    

  中国教育在线讯 新冠肺炎尚未根治,高考却悄悄临近。为了减少因疫情居家隔离产生的影响,增进考生和家长对学校的了解,日前,中国教育在线副总编辑孙春蕾与青岛大学副校长孔伟金就学校的办学特色、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如何有针对性的备战高考等一系列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同时让考生和家长能够更全面地了解青岛大学。

  孙春蕾:青岛大学具备怎样的办学特色,是什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优秀考生关注并报考青岛大学?
  孔伟金:现在的青岛大学是在1993年由原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山东纺织工学院和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合并而成,办学源头可追溯到1909年创办的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合并办学以来,青岛大学依托自身的学科优势,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育人以学生为本,管理以服务为本,发展以创新为本”的办学的理念,定位于培养德才兼备、德才兼修、能够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
  青岛大学之所以能够吸引人才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学科底蕴深厚,特别是医学、材料、纺织、自动化、机械、电子等一批学科;二是具有人才优势,近几年引进了具有国家杰青、长江、千人等称号的专家63人,泰山学者100人;三是在办学上有依托,获批了国家级和教育部的人才培养的平台,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在临床医学、纺织与材料、师范教育、艺术培养方面形成了4个模块,能够很好的提升专业发展的生命力。
  孙春蕾:2020年山东省的新高考将采取“专业+学校”的方式,要求高校在专业群建设方面做出调整,据了解,2019年青岛大学停招了两个专业,请您谈一下,2020年,青岛大学在专业群建设和调整方面将会呈现出怎样的专业格局? 
  孔伟金: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推进专业现代化改造,我们从2018年开始进行专业的优化和调整,2018年暂停招生13个专业,2019年暂停招生2个专业,从原来的100个专业调整到85个专业,既考虑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成才的需求,也从办学质量、学生报考率、师资队伍水平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估。未来我们还将进一步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特别是和互联网、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相关的、服务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所需要的一些专业,继续加强专业建设,专注于国家正在深入推进新文科、新工科的建设,对原有专业进行升级改造,提高竞争力。
  孙春蕾:青岛大学2019年按照15个大类涵盖39个专业来招生的,那么,学生入学后的分流是如何进行的?
  孔伟金:从2017年开始,我们开始探索实施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贯通式培养模式,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提供更多的发展路径和选择,实施两年以来,在进行分流时不设任何门槛条件,同一大类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个性化的选择。这种选择主要是依靠转专业,从目前实施情况来看,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个人发展,也满足了学生们需求。
  孙春蕾:目前转专业的考核形式有哪些? 
  孔伟金:转专业是广大学生和家长普遍关注的问题,学校从2017年起,转出成绩要求从前20%调整到前40%,2018年实行了转出无门槛、转入有要求的规定和制度,对学生转出时没有要求,转入时根据学科、专业要求,对学分、成绩、先修课程、先修学分进行了一定的要求,由学院根据学科专业发展的现状和对学生的要求自主确定。 
  孙春蕾:新高考施行后,采取“专业+学校”的方式报考志愿,转专业的比例会有所提升吗?
  孔伟金:“专业+学校”的高考制度改革施行后,在入口关很好地满足了学生的志愿需求。从近几年的招生情况看,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非常的理性,不仅考虑到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也考虑到将来的就业前景,施行“专业+学校”的填报方式后,很好地满足了学生选择专业的需求。2020年以后,随着新高考的实施,转专业的需求可能会降低。但是,学生进入大学后对专业的认识和职业发展,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变化,也会带来一部分转专业的需求。 
  孙春蕾:学校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线逐年攀升,针对优秀的高分考生,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创新?
  孔伟金:长期以来,青岛大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上形成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多元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多元环节,我们更加关注学生的继续深造;在实践环节,我们更加关注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在深入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做了一些探索,在教育部正在实行的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教育计划2.0的基础上,形成了几个卓越人才培养工程:卓越医师培养,作为青岛大学具有鲜明特色的优势专业,有临床5年制和临床5+3年制的强化培养模式;华大基因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华大基因进行合作,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加关注;卓越工程师培养,有自动化、电气计算技术等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卓越教师培养,将继续发挥半岛地区唯一开设基础教育专业高校的作用,强化对学生及教师基本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另外,在卓越法治人才、传播人才等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方面也推出了一些计划。 
  在国际化方面,加强国际合作办学,目前与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开展了西班牙语双语的合作办学,与印度IRT国家信息技术学院研究院开展校企国际合作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我们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全程,注重实现人才培养理念的四个转变:以教向学转变、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以供给向需求转变、以投入向评价转变。不论是课堂还是教学过程中,都按照这样的人才培养理念来进行。
  我们人才培养的特色、模式、质量的提升,走四个融合的路径:第一个融合,专业教育和思想教育相融合,立德树人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育人的根本;第二个融合,教学和科研相融合;第三个融合,本科生培养和研究生培养相结合;第四个融合,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相融合,用我们高水平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平台优势、博士点优势,引领提升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
  孙春蕾:一系列人才培养举措的实施,学生的培养质量、继续升学深造、就业情况如何。
  孔伟金:在人才培养过程当中,坚持成果产出的理念,把学生培养成能够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把继续深造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同时把学生竞赛获奖、创新创业能力也纳入了评价指标。近几年,医学类学生继续深造率约50%~60%,理工类学生继续深造率约40%~50%,文科类学生继续深造率约30%~40%,通过创新创业课程、孵化平台、训练平台、竞赛平台和导师队伍的打造,以互联网+大赛、挑战杯和创新数学建模等一系列综合性竞赛为依托,强化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质,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孙春蕾:此前,在青岛大学举办的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人才选拔与培养高峰论坛中,很多高中校长提出,希望以后能与青岛大学有更广泛的深入交流,那么,未来在与高中互动方面青岛大学有怎样的计划?
  孔伟金:举办论坛的目的,不仅要把我们的学科专业、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平台和学校发展现状展示给高中,同时也希望加强沟通进行密切合作,共同实现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有效衔接。关于有效衔接和合作,我们也计划推出几个具体的行动:
  第一,请进来,邀请高中校长走进青岛大学,走进我们的实验室和学科专业,感受我们的文化,同时,计划在假期把高中生请进来,通过夏令营等方式,走进实验室,了解我们的先修课程,让学生增加对青岛大学的了解,便于今后更好的选择专业。 
  第二,走出去,让我们的学科带头人、知名专家学者、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走进高中,将我们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专业优势带到高中与同学们进行交流,使同学们能够更多的了解青岛大学,了解我们的专业。 
  第三,希望能够与中国教育在线这样的单位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协同交流。
  孙春蕾:面对新高考,很多考生和家长都比较迷茫的,请您给广大考生和家长提点建议,怎样为即将到来2020年高考做准备?对关注青岛大学或有意报考青岛大学的考生想说些什么? 
  孔伟金:2020年在高考制度改革历史上应该是值得铭记的一年,特别是对于山东省来说,首次实行“专业+学校”的方式,我想这种变化带来的不仅是对高校的选择,对专业选择的要求也会更加清晰。目前高三的同学们,应该把基础课的学习作为首要任务,这也是将来能够提升高考选择空间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请家长关注高校推出的综合评价等多种类型的招生模式,学生如果有比较强的学科竞赛能力和创新潜质,可以做这方面的准备。此外,建议家长和考生多方面、多渠道、全方位的了解评估考生的兴趣爱好与志向,对意向学校的专业进行深入研究。新高考志愿填报对学生的选考科目、报考专业都提出了新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更加要关注专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青岛大学在110年办学历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专业培养机制模式,不仅有临床医学、材料、纺织、智能化等特色学科,在人才、学科专业、平台等多方面都具有鲜明优势,欢迎广大考生报考青岛大学!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热点资讯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