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数绘监督新章 智守蜀地清风——四川省数字监督重点实验室打造纪检监察“科技利剑”
2025-05-04 12:12:00
成都理工大学
开篇:数字峰会的“四川强音”
  2025年4月30日,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内,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纪检监察体系建设”分论坛现场座无虚席。当四川省数字监督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王杨教授展示“廉洁雷波数字监督平台”的实战成果时,一组数据引发热烈讨论:平台运行以来,预警违规事件累计300余起,基层信访量显著下降。这个来自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的数字监督实践,成为峰会最受关注的创新案例之一。
  “这不是简单的技术应用,而是监督范式的革命性变革。”与会专家评价道。在这场汇聚全国纪检监察领域150余位顶尖专家的高端论坛上,四川省数字监督重点实验室团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四川答卷”。
创新引擎:实验室的使命与担当
  四川省数字监督重点实验室的诞生,承载着特殊的时代使命。2023年9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数字纪检监察体系建设规划(2023-2027年)》出台后,在四川省纪委监委的指导下,成都理工大学迅速整合多学科力量,于2024年7月获批成立全国首个省部级数字监督重点实验室。
  “就像给权力运行装上行车记录仪,全程记录却无需额外操作,既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又不会增加基层的负担,能够实现监督的无感化。”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唐清利教授用这个比喻,阐释实验室创立的初衷。这个占地300余平米的创新平台,汇聚了来自纪检监察、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等领域的20余名研究人员,形成了“四位一体”发展构架:科学探索、技术创新、实验验证、教育培养,实验室正在快速成长为国内数字监督研究高地。
理论突破:构建智能监督新范式
  纪检监察数字监督是数字监督作为技术驱动的新型监督范式,本质是以多学科交叉融合方式,通过技术手段将监督逻辑嵌入权力运行全流程,探索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其基本理念在于以嵌入式、伴随式、互动式的数字技术赋能监督,实现监督的前置化、无感化、有效化,从而全方位、全链条、全要素、全周期地推进腐败防治,设置“不能腐”的技术栅栏,从源头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让监督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权力运行的全过程,静默式的精准发现风险、提前发现风险,做到提前预警、抓早抓小,防止权力滥施、程序滥用等各种情况发生所导致的廉政风险,实现“预警在通报前,纠正在问责前”。既能够通过惩治腐败形成震慑,更能够为防治腐败提供技术支撑,解决腐败案件长期处于高危运行而腐败治理难以得到解决的现实问题。
实践样本:民族地区的数字蝶变
  凉山州雷波县的实践,成为实验室研究成果最生动的注脚。雷波县曾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山区县,也是中央和省、州三级纪委监委定点帮扶县,长期面临基层腐败治理难、监督方式滞后等治理难题,非常具有代表性。在凉山州纪委监委大力支持下,实验室围绕公权力的行使探索构建监督平台,为数字赋能监督提供可参考的实践样本。通过深入调研雷波县重点领域廉洁风险点,摸排已有数据信息平台建设情况,“廉洁雷波”数字监督平台建设紧扣四川省纪委监委“数字赋能”行动方案要求,围绕“行权监督”主线,聚焦医疗、政务、民生等7大重点领域,以数据驱动提升监督效能,推动监督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同时,利用区块链技术、数据加密存储与传输技术等筑牢安全根基。未来,平台将进一步深化多模态数据分析能力,开发移动端监督应用,结合彝族聚居区的语言文化特点,开发适配少数民族群众使用的监督界面,提升基层参与度,真正实现“指尖上的廉洁治理”,让“廉洁雷波”数字监督平台真正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数字样板”,为全国类似地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行业深耕:破解民生监督难题
  在宜宾市纪委监委大力支持下,实验室开发了廉洁殡葬监督平台,聚焦殡葬行业公权力行使开展纵深监督。“选择殡葬行业作为突破口,正是因为其涉及民生痛点。”王杨教授介绍,平台通过流程再造,将殡葬服务从“伤心事”变成了“放心事”。通过技术赋能殡葬专项整治,紧扣逝、殡、葬、祭全流程,构建全流程、全链条、全天候的监管预警体系,强化事前事中治理,实现行权嵌入式监督。实验室梳理殡葬领域关键风险点,对医疗机构、殡葬服务机构、民政管理部门、公安局、财政局、发改委和数据局等展开全面摸排,确认了40 项关键风险点,29个数字化监督模型,实现殡葬全流程风险预警,实现嵌入式再监督。通过完善规范制度,构建数据融通机制,实现“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运用发现问题反哺制度完善,再为业务服务,实现“技术赋能智慧监督、实战实效,为权力监督和治理提供数智方案”的目标。
育人体系:锻造新时代“数字铁军”
  实验室依托成都理工大学“双一流”建设优势,立足纪检监察学一级学科,致力于建设成为西南地区纪检监察人才培养高地、理论创新基地和决策咨询智库。实验室主要依托单位是成都理工大学纪检监察学院,2024年获批全国首批纪检监察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25年首批招收纪检监察专业硕士研究生,设有社会管理工作与纪检监察博士点二级学科,形成完整的高层次人才培养链条,加快培育形成具有理工特色的纪检监察学科和纪检监察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室深度参与四川省高校廉洁文化教育基地“育廉馆”的运营,该馆是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综合性廉洁文化主题展馆,展陈面积3368平方米,2022年开馆以来接待近10万人次。育廉馆既是四川省廉洁文化阵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校推动学科建设的创新平台,也是全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基地,为“三不腐”工作机制提供有力支撑,将廉洁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未来蓝图:清风徐来的数字变革
  纪检监察数字监督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重要抓手。实验室坚持国家战略驱动,坚持学科前沿引领,坚持文理交叉融合,坚持研究范式创新,坚持复合人才培养,构建“用-研-产-学”立体推进的高水平实验室,致力于建设代表国家水平的科研基地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努力建成优势特色的国家级科学实验室。实验室通过构建嵌入式、伴随式、互动式的监督模式,推动技术赋能、学科交叉、数据资源建设和应用场景落地,有信心、有能力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唐清利教授指出,“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推动数字监督与腐败治理的创新发展,为清廉中国建设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和智力保障。”
  从彝乡山寨到城市社区,从民生领域到行业监管,数字监督的“四川实践”正在书写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新篇章。正如一位雷波县彝族老人的评价:“现在的监督就像山间的太阳,看得见、摸不着、暖人心。”在新时代创新之路上,四川正以科技之力,守护着这片土地的清风正气。
作者:刘人嘉 邬雨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