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绿水青山间深学细悟,于知行合一处踔厉奋发
2025-07-21 09:16:00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仲夏时节,万物丰茂。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党委在学校党委的指导下,迅速响应,以“深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赋能资环学院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策划并启动了系列学习研讨活动,旨在通过“理论+实践”的模式,引领师生深刻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与伟力。

  问道于景:沉浸式研学激发思想共鸣

  7月10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杨奇才、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家曾利、资源环境学院书记李蕖等带领资源环境学院师生一行人走进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公园——成都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公园。一行人参观了公园核心区的“初心馆”。在“水无界展厅”,师生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成都千年治水的智慧与传承;在“生态兴则文明兴展厅”,通过多媒体与数字化互动,大家直观地学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智慧”与“成都行动”。这不仅是一次参观,更是一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对话。展厅中的一幅幅画面、一组组数据,都让在场的环境专业师者们深刻反思,深感肩上责任之重:保护生态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与科研工作者,必须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课程思政与科研选题中。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次研学不仅是老师们的“现场领学”,更是同学们的“第二课堂”。参观过程中,师生们围绕“学科应用场景”展开了热烈讨论。来自环境工程、生态学等专业的同学们,在看到流域治理、海绵城市等生动案例时,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了全新的认识。

  “我们常自嘲‘生化环材’是天坑,但今天我才真正理解,我们的专业不是象牙塔里的屠龙之术,而是建设美丽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纽带。”一位学生党员在研讨中分享了他的真心感想。其他同学也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深刻体会到自己的专业知识如何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如何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未来的学习目标也因此变得更加清晰和坚定。

  学院与基地讨论了党建与教学实践合作协议,将“现场看”转化为“长效学”,为后续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建立了坚实的合作平台。此次研学,不仅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更是一次行动的启航。资环学院的师生们正以“学”促“践”真“行”实“干”,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行动,为守护这片“绿水青山”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知行合一:专业报国点亮青春理想

  种子在厚实的大地里才能生根发芽。7月15日至17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组织“生态文明先锋队”赴四川省泸定县沙湾村、烹坝村,开展“美丽中国‘碳’索青春”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立足专业优势,围绕“科普宣讲、技术帮扶、党建共建”三大板块,将生态理念转化为服务乡村的生动实践,助力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彰显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在绿水青山中书写青春答卷。

  以知促行,科普宣讲点亮生态意识。在沙湾村文化广场,一堂生动活泼的“移动课堂”吸引了大批村民热情参与。实践团队结合当地地质特点,科普了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识别与预防知识,增强村民防灾减灾意识。互动游戏环节中,垃圾分类小游戏寓教于乐,村民们在欢笑中掌握了生活垃圾分类的基本理念和方法。特别开展的“藏乡生态绘画”活动,让藏族儿童用童真的画笔描绘绿水青山,表达对美丽家园的热爱,生态文明的种子悄然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以行践知,技术帮扶守护绿色家园。环保技术服务组由邓志勇教授、杨迎春教授带队,深入村民家中及水源保护地,现场采集水样15份,用以分析饮用水水质现状,重点关注新污染物在农村地区的潜在影响,并指导村民加强水源地保护。团队还手把手传授生活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处理方法,助力农村环境治理。知行结合、科技下乡,专业教师和青年学子用专业技能为乡村绿色发展贡献青春智慧。

  实践育人:从瓶瓶罐罐到田间地头

  通过沉浸式研学体验,学院师生深刻理解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生态文明理念逐渐成为他们内心不可动摇的信仰。青年学生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更在实践中锻炼了能力,实现了个人成长与服务社会的双赢。

  在生态文明教育的引领下,师生们积极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参与到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行动中。他们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参与流域治理、生态修复、垃圾分类等项目,为改善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院鼓励师生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开展科学研究,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在生态保护中的应用。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为地方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科研工作的深入也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案例资源,进一步提升了教学质量。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通过深入实施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提升了师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和专业技能,更为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未来,学院将继续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不断创新教育模式和方法,培养更多具备生态文明素养的高素质人才,为守护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知行融合,主题实践书写青春理想。本次主题活动是一次生动的“大思政课”,也是一次将生态理念转化为乡村实践的有益探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师生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知行合一、专业报国”,将论文写在巴蜀大地,把专业所学融入乡村振兴实践,在具体实践中锤炼本领、坚定理想,奋力在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征程中书写青春答卷。

作者:褚永彬 任红 张辉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