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绵阳师范学院“师范青匠”志愿服务队在带队老师罗春艳的带领下,奔赴广安市柑子园社区,开展了为期10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青匠筑梦 教泽青苗”为主题,聚焦留守儿童、寄宿儿童等群体,创新构建“三阶闭环成长模式”,通过“输入-转化-输出”的有机联动,整合多方资源,打造多元化课程体系,为社区儿童带来了一场集知识性、趣味性与教育性于一体的“七彩假期”。
为增强“师范青匠”志愿服务队成员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服务意识,奠定坚实的信仰基础,团队于7月13日、19日分别前往邓小平故居和广安市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在邓小平故居,同学们深入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战略远见、政治魄力、求实精神、人民情怀及坚定信念,深刻感悟“敢闯敢试、求真务实”的精神内涵,并将其巧妙融入课程设计之中,让红色基因在教育实践中传承延续。
在广安市博物馆,志愿者们徜徉于历史的长河,感受广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域特色,深化了对红色文化的认知,激发了为社区儿童提供卓越教育服务的热情与决心。此外,团队还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开展“青年说”活动,讲述红色故事,传播红色声音,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活动中,团队创新采用“1+N”协作模式,联合广安市广安区红十字会、广安区人民检察院、广安区消防大队、四川虹永律师事务所等多个单位,组建了由“专业导师+志愿者”构成的强大服务团队,为社区儿童量身打造了绚烂多彩的“七彩假期”。
在柑子园社区儿童的服务中,团队积极探索“爱国+美育”“语言+文化”“非遗+科技”三融合路径,开设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课堂,照亮了孩子们的假期时光。
匠心·非遗拾光工作坊开展了“焰韵点蓝,珐琅传薪”“刀尖绘梦,纸上山河”“云肩锦绣,古韵霓裳”“指尖非遗,千年剪影”“妙品书法,墨韵雅集”“夏日絮语,草木留芳”等6个小课堂。语桥·国际表达工作坊开展了“colors”“中国龙”“红色文化英语绘本”等3个小课堂;红脉·信仰种子工作坊开展了“祖国旗帜在我心”“同心筑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的祖国我奉献”“童心向党,筑梦未来”“薪火传九州,同拼中国梦”等5个小课堂。护航·平安成长工作坊中开展了“健康知识玩起来”“解码食品安全”“我是心理守护者”“危险的事情我不做”等4个小课堂。自然·万物有节工作坊推出了“学习二十四节气”“美丽家园我行动”“VR漫游,镜启新界”3个小课堂;乡韵·家在广安则带来了“春天的故事”“夸夸我的家乡好”“普通话特色课程”3个精彩课程。
此外,团队还将“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巧妙融入日常教学,通过情景教学、故事分享等形式,让“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
活动末尾,团队还精心准备了一场温馨而难忘的结业仪式。孩子们自豪地展示着自己的珐琅作品、剪纸、书法等实践成果,分享自己的收获与成长。志愿者们为每位孩子送上了精心准备的礼物,鼓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勇敢追逐梦想。课程在全体人员共同合唱《虫儿飞》的歌声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活动结束后,团队联合柑子园社区工作人员开展社会实践反馈座谈会。会上,柑子园社区党委书记龙治林高度评价了团队的社会实践活动,并诚挚感谢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务实表现。同时,罗春艳代表团队成员感谢社区提供的宝贵实践机会,并强调这为同学们理论结合实践搭建了重要桥梁。此次座谈会为后续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优化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奠定了良好基础。
“师范青匠”志愿服务队已连续两年立项团中央关爱行动“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队。2024年,他们服务于阆中市凌家坝社区,今年又来到广安市柑子园社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初心与使命。接下来,“师范青匠”志愿服务队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秉持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服务于更多的社区儿童,继续践行师范生的教育使命,为乡村教育振兴和儿童健康成长贡献更多的青春力量,让青春之花在基层实践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图文:胡雨琴、温佳敏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