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呼唤教育协同的深化。天津职业大学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抓住供需合作这个关键词,与京冀两地紧牵教育协同之手,助力河北省职业教育发展、并为三地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赋能,用自己的“走出去”实现“一起赢”。
“邻居”的需求在哪,就把资源优势输出到哪
2024年12月,天津职业大学派队伍赴河北省威县职教中心开展第八期师资培训——班主任队伍管理能力与执行效率提升培训,助力威县职教中心班主任队伍管理水平提升。这是天津职业大学自开办威县分校以来,为助力当地职业教育发展进行的又一次“技能输出”。
“邻居”的需求在哪,就把资源优势输出到哪,是天津职业大学在深度参与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过程中一以贯之的思路。
从理论支撑到人才培养,助力邻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发挥天津职业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和“双高计划”院校的高端智库作用,学校积极与河北省青县联系对接,根据青县产业发展现状和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为其研制了《青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项目组成员根据该项目形成了一篇高质量的研究性论文《县域中职热何以可能——基于青县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案例研究》,被《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刊发,在该研究领域内引起较大反响。
同时,学校发挥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作用,为北京中物联物流采购培训中心、河北经济管理学校等单位开展师资培训177人。
瞄准养老领域需求,为提升三地公共服务水平赋能蓄力。2024年12月25日,由三地民政部门指导的京津冀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基地、见习基地揭牌仪式举办。学校作为首批京津冀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基地获得授牌,并作为院校代表在大会上作养老服务人才培训的经验分享,推进三地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互促共建。
近年来,学校还为河北省养老服务业协会等多家单位开展技能培训,持续为富德生命养老服务(香河)有限公司、泰康之家燕园(北京)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等京冀两地养老企业输送养老人才。
助力畅通经济“毛细血管”,为企业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学校以技术服务北京和河北省中小微企业,2024年第四季度与京冀中小微企业签订横向技术服务合同10项,合同金额超过千万元。
发挥联盟优势,在雄安新区建设中贡献天职力量
在津雄职教发展联盟、京津冀“双高计划”建设联盟的推动下,天津职业大学与相关机构合作,逐步形成了校地之间、校企之间、产教之间的互生共长良好生态。
2024年,学校联合津雄联盟成员单位,共同举办雄安新区专场招聘会,为新区输送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服务雄安新区经济发展。河北奥莱航空服务有限公司、河北雄安新区兴达技工学校、河北雄安智汇城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河北雄安糠轩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和津雄联盟成员单位的4000余名学生参加。
天津职业大学党委书记夏静波带队赴雄安新区规划展示中心、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雄安科创中心(一期)和雄县职教中心开展走访调研,围绕联盟工作和产教融合等与相关部门和企业进行座谈交流。结合调研诉求,研制联盟“五个一”年度工作计划并逐项推动落实。立足新区重点发展领域和产业结构调整变化,整合培训资源,开发面向不同群体的技能人才培训体系,提供菜单式技能培训服务。
去年,在雄安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挂牌建设“天津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基地”后,学校联合雄安人力公司、政阳人力公司举办“客服前台岗-精准就业推荐培训班”,采取“理论+实践”的形式,定制化开设职业素养、商务礼仪、服务礼仪、沟通与面试、烘焙与茶艺等课程,培训新区待就业大学生,提升了新区客服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为新区服务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年度工作会议期间,积极承办“第四届津雄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论坛暨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交流会”,邀请教育部、“双高”院校代表等分享职业教育研究成果和办学经验,京津冀三地40余所中高职院校及合作企业代表200余人参加会议。
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又一个十年,新的奋斗时序已经开启。未来,天津职业大学将继续着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在深化教育协同上下功夫,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拓展三地教育交流合作深度广度提供有力支撑。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