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日至5月5日,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在北塘古镇举办为期五天的“数字赋能传统,创意点亮北塘”非遗文创市集与研学体验活动。本次活动由天津滨海职业学院数字创意学院主办,联合非遗传承人及北塘古镇共同打造,通过“展销+体验”的创新形式,吸引游客超10000人次,成为五一期间京津冀地区文旅融合的标杆活动。
非遗焕新:数字科技激活文化基因
活动现场,学院“滨城数字文创产教融合实训中心”带来的非遗联名产品成为焦点。3D打印的掐丝珐琅书签、数字化重构的滨海特色伴手礼、融合扎染纹样的AI设计帆布包等作品,展现了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的完美融合。来自张家口的游客许女士表示:“我们正在筹备农文旅项目,看到学院将非遗与现代技术结合得这么好,特别希望能开展合作,把这种创新模式引入张家口。”
产教融合:实战成果获市场认可
展销区数据显示,3D打印的微型非遗模型、非遗主题钥匙扣等成为非遗主题市集亮点。研学体验区通过“教师+学生导师”双师模式,带领游客体验版画、手工缠花等非遗项目。来自北京某广告公司负责人体验后表示:“学生们的创意作品和数字技术应用让我眼前一亮,我们公司正需要这样既懂传统文化又掌握现代技术的人才,希望能从学院招聘优秀毕业生。”
观众认可:三代同堂见证职教魅力
活动现场,68岁的李奶奶带着孙子全程参与了非遗体验活动。在亲手完成一件掐丝珐琅作品后,李奶奶特意找到学院老师咨询:“你们学校教得真好!我孙子明年高考,就想让他报考你们学校,学这些真本事。”这一温馨场景成为活动最动人的画面之一,展现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
校地合作:共绘非遗发展新图景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数字创意学院院长表示:“职业院校的使命是让技术为文化赋能。本次活动通过数字技术,让非遗‘活’起来、‘潮’起来,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数字+非遗’的产教融合路径,推动文创IP开发、非遗研学课程体系构建,持续深化‘数字+非遗’的产教融合模式。”
本次活动不仅展现了学院在非遗传承与创新方面的办学成果,更搭建了校企合作、区域协同的新平台。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将继续发挥职教优势,为传统文化传承和区域经济发展培育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