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民航大学主办,中国民航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民航大学四型机场研究院承办的2025民航数字化智能化学术论坛在成都市空港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杨新湦,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张春枝,四川机场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龙勇,中国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副所长赖从沛,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董事会秘书于晓春为论坛致辞。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交通大学、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中国民用航空局信息中心、中国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以及全国各大机场、航空公司、民航信息领域科技公司等60余家企事业单位的相关学者和专家共计400余人参会。
论坛以“发展民航新质生产力数字化引领智慧未来”为主题,共同探讨交流智慧民航建设的最新理论、技术与实践,共话民航业数字化和智慧化转型发展,为加快构建智慧民航新生态提供支撑。
会上,参会院士围绕“用自主可信计算筑牢数智民航安全防线”“工程创新的新范式思考”“关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几点思考”做主旨报告,24名高校专家学者和民航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做主题演讲,此外还举办了一场以“民航大模型变革、赋能与未来机遇”为主题的学术沙龙。
现场设置民航科技成果展示区,参展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展示在民航业的创新成果与应用案例。此次大会为我国民航业构建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有力促进基础研究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汇聚两院院士、高校学者与行业专家的智慧,共同探讨智慧民航领域的前沿理论与创新技术,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当前民航业正以“智慧”为引擎、以“开放”为航道、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奋力谱写交通强国建设民航篇章。“智慧出行、智慧空管、智慧机场、智慧监管”等数智场景应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驱动行业变革。中国民航大学立足行业前沿,聚焦民航领域的四条核心赛道——绿色航空、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民航、国产大飞机,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近年来,中国民航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凭借民航智慧机场理论与系统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民航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平台,重点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民航智慧运行”,深耕跨学科应用基础研究,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持续推动智慧民航建设的深入发展。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