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背包里的大思政课 ”——触摸钢铁脉搏,淬炼“铸基成材”
2025-05-30 10:34:00
天津理工大学

  5月28日,天津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组织师生走进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开展“背包里的大思政课”活动。本次活动以“触摸钢铁脉搏,淬炼‘铸基成材’”为主题、以构建材料行业育人共同体为契机,将思政教育“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积极探索“产学研用”育人新模式。

  在活动中,师生们通过沉浸式参观学习,深入了解了钢铁行业的发展历程与技术创新。在新天钢企业文化展厅,大家参观了厂区沙盘模型和手工匠人作品,直观感受现代钢铁企业的智能化制造水平。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李晶现场讲授《钢铁脊梁:中国钢铁行业的责任与担当》专题思政课。她结合我国钢铁工业从“缺钢少铁”到世界第一的跨越式发展史,阐释了产业工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使命担当。

  在数字化生产控制中心,新天钢技术专家开展了《钢铁行业的创新发展与未来趋势》讲座,使学生们近距离接触工业互联网平台,了解大数据、人工智能在钢铁制造中的应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陈雨琳在板材车间内结合高速运转的生产线讲授材料科学理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实践能力。

  “看到火红的钢坯在轧机前瞬间成型,真切体会到课本上的力学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磅礴力量。”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材料物理专业1班学生刘瑞祥感慨地说。这次活动让他对科技报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此次活动既是天津理工大学积极推进“背包里的大思政课”的具体行动,也是打造系列“知行课堂”的生动实践、落实“立德树人”机制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构建“思教融通、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铸基成材”材料行业育人共同体,引导广大青年在行走中感悟理论深度、在实践中强化责任担当。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创新思政教育模式,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让思政教育在“行走”中真正“活起来”“实起来”。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