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红四师”联盟校的破冰之旅
2010年3月18日,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教育局实施义务教育段学校“捆绑式”发展计划,首批7所优质学校和8所相对薄弱学校签订了“捆绑式”发展协议。其中,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与乌市30小、乌市44小结成联盟学校。联盟捆绑三年多来,作为乌市乃至全疆实施联盟捆绑式发展的带路者,联盟学校之间带来了哪些变化?有哪些可积累的经验供其他学校参考?记者近日对几所联盟校进行了走访。
名校领航
“近期将开展艺术学科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请联盟校音乐、美术学科的老师自选课题,开展同课异构教学交流。”11月19日,在“红四师”联盟群里,联盟校实验小学联络员何莉副校长发布消息后立刻得到了联盟成员的积极回应。“红四师”是四所联盟学校的代号,这是几个校长自己起的名字。“红”代指乌市红领巾小学(30小)、“四”代指乌市44小和乌市49中,“师”的谐音代指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何莉向记者介绍,联盟校QQ群里的二十多个人全部是各校校长及学校中层,像这样的教学研讨交流活动,几乎每个学期都要开展几次,11月8日联盟校才举行完“学科整合、创意课堂”研讨活动。此外,骨干教师可开放课堂,联盟学校教师可相互听课;联盟学校每学期选派一至两名教龄五年以上、在编在册的优秀教师到对方学校挂职、学习,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轮岗时间不少于两年,轮岗教师由两校共同管理。
再努拉,乌市44小学双语班教师,2011年曾在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轮岗学习过一学期。虽然已经过去近两年,但提起轮岗学习的收获,再努拉仍然记忆犹新。“教学氛围特别浓。”再努拉说,刚去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她就发现无论是哪个教学年级组,大家都会定期以不同形式开展教学交流,互听互评课。在学校,还有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指导她教学。一学期结束后,自己在教学方法上有了很大进步。
“比如以前写教案就是按部就班,现在更多的时候是从学生角度备课,以接受能力的强弱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同样的问题,会以不同方式让学生理解。”她说。
按照天山区教育局相关规定,在校际间“捆绑式”发展的同时,联盟学校之间的工作也会“捆绑”在一起进行评估,并作为合作双方年度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