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传媒学院2025年专科招生简章

学校简介
昆明传媒学院(原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成立于2002年,位于七彩云南的省会城市昆明,与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的阳宗海毗邻而居,201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23年9月完成转设,经教育部批准,由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更名为昆明传媒学院。
学校下设国际教育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戏剧学院、影视传媒学院、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7个教学单位,面向全国23个省(市、区)招生,共开设音乐表演、舞蹈表演、录音艺术等38个本、专科专业,现有在校生14100余人。
学校成立了国际顾问委员会,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里克·马斯金担任名誉主任,聘请传媒及艺术学术界国际大咖担任国际顾问委员,定期到学校开展学术报告。学校建设有美国索菲亚大学、英国朴次茅斯大学(伦敦校区)两所大学的云南学习中心,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全球最优质教育资源及顶尖专业师资。
包容厚德—打造全球昆传
学校与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意大利、新加坡、韩国等国家的100余所高校合作,为学生开拓海外升硕渠道。近年来,百余名昆传学子成功斩获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杜伦大学、利兹大学、苏格兰皇家音乐学院,韩国延世大学等全球知名学府的硕士录取通知书,助力我校国际化人才培养。
学校依托强大的海外资源,以全程无忧的导师贴心服务体系,以精彩纷呈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意义深远的公益实践以及紧张激烈的学科专业竞赛为鲜明特色。开设了“青年榜样训练营——剑桥大学”微留学,致力于为学生搭建与世界名校沟通的桥梁,实现“从昆传走进剑桥”等中短期高品质全球访学活动。学校为每位学子匠心打造个性化的成长培养蓝图,全方位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飞跃、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化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矢志不渝地助力昆传学子与世界顶尖名校携手同行。
学校星辰艺术团在2024、2025连续两年登上全英中国留学生春节联欢晚会舞台,在伯明翰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及英格兰东北五校(杜伦大学、纽卡斯尔大学、诺森比亚大学、桑德兰大学、提赛德大学)春节联欢晚会,并于伦敦、布里斯托、朴次茅斯等城市开启“昆明传媒学院社会公益学院海外巡演——英国站”,七场演出以卓越的艺术表现力赢得外国友人的一致盛赞与高度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英国大使馆特来函,对学校的杰出贡献给予高度评价与隆重表彰。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宏伟蓝图之下,“携手联合国人口基金汇聚青年领导力 共创中非青年未来”交流研讨活动于昆明传媒学院圆满举办,彰显出昆明传媒学院在国际合作交流舞台上的责任担当与深远影响力。
尚美创新—塑造高端昆传
学校不断加快数智化教学资源建设,构建学科齐全、标准统一、种类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和共建共享交互的资源管理平台。提高实验教学信息化水平和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水平,建设网上实验室、网络自主学习平台,搭建实验教学资源库。通过“智慧”课室,打造集远程管理、远程监控、远程听课、课 堂网络直播与录播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媒体课室。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在校园内大力推广多媒体教学、翻转课堂、微课堂的教学方式改革。实现 4A(Anyone、Anytime、Anywhere、Anydevice)教学服务,让师生在任何时间、校园每个角落,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设备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服务。
目前已建有图书馆、艺体馆、MIDI实验室、数码录音实验室、模拟录音棚实验室、环绕声录音棚、超高清(4K)全媒体演播中心、综合试听实验室、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验室、戏剧实验空间等实践中心,建有动态捕捉、3D打印等设施设备。丰富的教学资源、先进的实验实训设备,让每一位学子在实践中牢牢掌握专业知识,在学与思、知与行之中得到更好提升。
文化自信—缔造幸福昆传
学校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发挥云南独特的地域优势,不断挖掘民族文化资源,传承民族文化精髓,形成了“田野+课堂+舞台+双创教育”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先后获批云南民族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学术站、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由学校独立打造的舞蹈诗、舞剧《重彩·佤山》《阿密车》《哀牢廽响》,先后荣获全国舞蹈顶级赛事“中国舞蹈荷花奖”金奖、银奖、铜奖。学校受邀参加第十三届亚洲艺术节开幕式、“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开幕式、上海世博会云南馆常态演出等全国性大型演出。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目标,积极实践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路径,办学以学生为本、以奋斗者为本,关注学生成才、教师成长,不断提升师生的认同感、归属感与幸福感。
学校积极贯彻落实云南省“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各项任务要求,选派优秀大学生深入普洱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昭通市永善县开展音乐、舞蹈、美术支教,帮助当地学校建立艺术社团,开展艺术展演,深受当地政府和师生好评。
学校公益学院积极探索“互联网+公益”推广宣传模式,共组建30余支公益团队,围绕基层服务、乡村振兴、爱国主义、文化传承等主题板块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公益活动脚步遍及云南、河南、湖南等10余个省份,在当地获得了较好声誉。
品质教育—建造智慧昆传
2013年至今,在武书连全国独立学院艺术学A等学科排名中稳居前三位。学校先后荣获第六届云南省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七届、第八届云南省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荣获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创新创业教育文化建设奖”、三次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铜奖和省赛金奖。在继承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学校更加强调校政合作、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校校联合,加快“四新建设”,积极发展智慧教育,开放办学,不断探索促进跨学科教育与研究的有效路径。
在云南省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学校音乐表演获得B类专业,22个专业获得C类专业。音乐表演、舞蹈表演、录音艺术、雕塑、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绘画7个本科专业被教育部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量在云南省同类院校中位居第一。经过全体“昆传人”的共同努力,逐渐形成了以艺术、传媒为特色,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在全国拥有一定知名度的本科高校。

学院介绍
音乐与舞蹈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院共开设5个专业,音乐表演、音乐学(师范类)、舞蹈表演、舞蹈学(师范类)及舞蹈编导。其中,音乐表演与舞蹈表演2个专业在2019年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教学品质和人才培养成效获得了广泛认可。音乐表演专业在2024年云南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工作中成功获评B类专业,凸显了其在专业建设领域的发展前景。
学院拥有一支实力超群、技艺精湛和独具创造力的专兼职教学团队,其中教授、副教授以上职称占比40%,具有硕士、博士以上学历占比70%,高级职称为本科授课率100%。
音乐表演专业涵盖声乐演唱、钢琴演奏及管、弦、民、打演奏三个专业方向。构建了“坚实基础、因材施教、精细培育”的培养体系。
音乐学(师范类)与舞蹈学(师范类)专业培养具备良好艺术素养和教学能力的骨干教师。
舞蹈表演与舞蹈编导专业秉持“以舞启真,根植民族”的教育理念,培养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优秀人才。
音乐与舞蹈学院毕业生不仅具备坚实的专业技能,还拥有跨学科融合的卓越素质,历年就业率稳居高位,部分毕业生继续在利兹贝克特大学、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昆士兰大学以及苏格兰皇家音乐学院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深造,足迹遍布全球。
音乐与舞蹈学院现拥有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20余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3项;云南省优秀专业教学团队2项;省级精品课程2项;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项;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省“十二五”规划教材7部;省级精品教材3部;省级优秀教材1部。由学校独立打造的舞蹈作品《哀牢廽响》《茶马古道》《阿密车》《重彩・佤山》,先后在全国舞蹈顶级赛事 “中国舞蹈荷花奖” 中斩获金奖、银奖、铜奖;近年来师生在全国桃李杯、金钟奖、云南省青年演员、新剧目展演等高水平专业赛事中获奖百余项,多次受邀参加央视、文化和旅游部、云南省政府组织的重要展演活动。

美术与设计学院
昆明传媒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开设美术学(师范类)、绘画、雕塑、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动画6个专业;其中雕塑、环境设计、绘画3个专业获云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拥有一支充满创新精神,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兼职师资队伍,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个性化的指导,聘请了80余位来自美术与设计行业、中小学教育领域的专家、名师、艺术家、工程师及企业家担任行业导师,共同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学院秉持“应用型、复合型和自主创业型”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实基强本、成果导向、产教融合、教研相彰”为办学特色,强化产教融合、政企行校、协同育人,实现人才培养和就业创业的有机链接,近三年校政企落地项目120余项。
学院坚持“以赛展促教,以行业赋能,双线并行强化专业发展”的培养特色,近三年来师生在各级赛展中成果丰硕,其中教师获国际级15项,国家级223项,省部级339项;学生获国家级63项,省厅级498项。毕业生就业率达96%以上,一大批优秀学子成功进入武汉大学、云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悉尼大学、伯明翰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等国内外顶尖学府继续深造,进一步彰显了学院在人才培养与输送方面的卓越成就。

戏剧学院
戏剧学院开设表演(戏剧影视表演)、表演(服装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6个专业(含方向)。学院拥有一支深受学生爱戴,善于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潜能的师资队伍。
学院坚持“1235”的发展理念即:
一个目标:培养具有地域特色的戏剧类雪花型人才;
两个坚持:坚持以学生管理、服务为中心,坚持以教学质量为核心;
三个推进:推进课程改革、推进考核评价、推进数字化提升;
五个体系:党建思政引领体系、产教融合赋能体系、学生终身发展体系、教师成长服务体系、质量监控标准体系。
学院高度重视讲台与舞台的结合,组织创作了《木鼓声声》《请不要带走他》等一系列原创表演教学剧目;学院师生荣获第十届意大利Salento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教育部关工委“读懂中国”活动最佳舞台剧奖等数千个奖项。
学院与云南省电视台、省话剧院、爱影社、一剧场、九橙影视、一赞传媒等百余家用人单位签署了教学实习基地。就业率均持续保持在96%以上,一大批优秀学子从这里成功迈入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悉尼大学、诺丁汉大学、西澳大学等国内外顶尖学府继续深造。

影视传媒学院
影视传媒学院成立于2005年,现有录音艺术(音响工程)、录音艺术(声音创作)、录音艺术(音乐制作)、数字媒体艺术、影视摄影与制作、广播电视编导、网络与新媒体、广播电视学、数字媒体技术7个专业9个方向。多年来,学院秉持“思想相向、学科相交、媒体相融、产业相加”的传媒发展思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教、产教、政教”融合发展,“学业、行业、职业”链式拓扑,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影视传媒学院配备了全景声实验室、环绕声实验室、4K融媒体演播厅、动态捕捉实验室、数字交互实验室以及大型演绎扩声设备等,构成了国内外领先的实验室集群。学院与多家知名媒体和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包括:中国演绎设备协会、云南省广播电视总台、云南省新媒体协会、深圳易科企业、北京华汇等企业。此外,学院还成立了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工作室、马宁导演工作坊、新时代传媒创新发展研究院等,致力于培养学生在“摄-录-编-采-创-制-音-美-照”全产业链的全方位能力。
学院聘请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担任特聘客座教授,构建了一个由“教授主导、专家督导”“讲师授课、助教辅学”“行业领袖、企业参与”三个层面组成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的教学师资团队。
学院获得5项云南省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项教育部课题;录音艺术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拾音技术》获批省级一流课程;《三融三链创新实践教学体系》获批省级教学成果奖孵化项目。
近年来,由影视传媒学院师生主创的《屋顶上的少年》《终章》《涅檠》等作品屡获殊荣,包括FIRST青年影像展、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学院奖、北京国际电影节·大学生电影节、“半夏的纪念”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展、“西影春光”青年电影展、华语短片联展、金鹄青年电影节、华盛顿国际电影节、美国洛杉矶短片电影节、加州电影节等国内外重要奖项。学院与云南广播电视台交通频率合作的《边境幸福村的幸福事》在云南台等媒体平台播出。订单班学生参与了北京奥运会、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天安门广场扩声系统保障工作。
学院长年为省市电视台、高等院校、各大文化事业单位和影视制作公司、知名网站输送大量优秀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2024年在学校国际学院的培养下,11名毕业生考入悉尼大学、韩国世宗大学等就读硕士研究生,学院优秀毕业生逐渐在各领域崭露头角,为我国传媒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教育学院
教育学院现涵盖教育学、文学、管理学三个学科,开设7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文化产业管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广告学、艺术教育。拥有一支专业背景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卓越的专兼职教学团队。学院秉承“学生中心、实践育人、创新引领、全球视野”的办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艺术教育在云南省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一,文化产业管理排名第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排名第三;荣获“优秀教学团队”等诸多奖项;建成省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教学改革项目3项;出版专著、教材15部;立项省厅级以上项目32项,获专利授权8个。
学院重视实践教学,与中小学、企业紧密合作,已建成3个教育教学综合实践中心,拥有100余家校外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充足实践机会,助其提升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学生在各类比赛中荣获1000余项奖励。
学院以培养优秀人才为宗旨,积极整合资源搭建升学平台,国内外升硕人数达40余人,办学成绩显著,近5年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超95%,就业满意度达93.38%,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0%以上,为社会多个领域输送众多优秀人才,贡献突出。

2025年拟招生专业介绍
音乐传播
音乐传播专业是音乐与舞蹈学院独具特色的专科专业之一。该专业立足于当地丰富的民族音乐资源,精心构建了一套具有地方特色又兼具国际视野的课程体系。毕业后,学生能够掌握音乐传播专业理论知识,熟练运用专业技能,可从事音乐制作、演艺活动策划与执行、媒体运营等工作;本专业还致力于培养学术研究、文化传承等领域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课程设置:声乐、键盘演奏、乐器法、音乐编配、录音设备原理、音乐产业营销、活动策划与舞台管理、视频音频制作等。
舞蹈表演
舞蹈表演专业充分利用云南少数民族民间舞蹈资源,进行特色课程建设、特色教材建设,不断探索云南少数民族舞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将课堂讲授与艺术实践相结合,重视以训练表演能力、实践创作展演以及传播舞蹈文化观念的培养,采用课堂教学、舞台实践、比赛展演等方法与手段,丰富舞蹈课堂形式,使学生知识能力和技术技能有机结合。将专业知识、创新实践与区域特色文化相结合,并与舞蹈学、舞蹈编导专业知识交叉,训练学生复合能力。
舞蹈表演专业融合中西文化,培养多元人才,构建“‘国标’教学体系+校本教学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适应区域性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发展需求,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舞蹈表演工作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拓展“演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将专业实践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共同实施专业教学过程、共同建设专业课程,深化工学结合,以真实职业环境为依托实施剧目驱动,成效显著,在全国形成了一定影响力。
课程设置:藏族民族民间舞、东北秧歌民间舞、蒙古族民族民间舞、山东秧歌民间舞、维吾尔族民族民间舞、朝鲜族民族民间舞、云南民族民间舞、云南少数民族舞蹈代表性组合、舞蹈剧目排练、古典舞身韵、舞蹈技术技巧等。
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主要教授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学生通过学习,具备美术创作基本功,懂得装潢基本知识,掌握多媒体应用技术;熟练运用多种图像处理、绘画、工程制图等应用软件进行平面、三维艺术创作;能够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创意设计、施工设计等。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一流的设计文化视野、文化追求、具有社会责任感与创造性思维方式,现代多元的审美、理性严谨的精神,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的系统专业知识和技术规范,具有设计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设计策划、项目整合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能够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当今互联网经济时代就业创业多种需要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字体设计,图形创意与设计,VI设计,版式与编排,包装设计,广告招贴设计,商业插画,品牌设计。
人物形象设计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专注于培养具备美学素养、创新思维及专业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该领域涵盖化妆造型、发型设计、服装搭配、色彩理论及整体形象策划等多方面技能。学生将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掌握根据不同人物特点进行个性化形象塑造的方法。课程强调审美感知与创意表达,旨在提升个人形象魅力及职业形象竞争力。毕业生广泛服务于时尚界、影视制作、广告公司、美容美发行业及个人形象顾问等领域,成为塑造美丽、传递时尚的重要力量。
课程设置:包括素描、色彩构成、时尚化妆造型、影楼化妆造型、影视舞台化装、时尚影视与审美、服装立体剪裁、服饰形象设计、形体瑜伽、电脑辅助人物形象设计等。此外,还有造型基础、数字图形、设计创意、形象设计概论、形象设计表现技法、形象礼仪、美甲基础、美容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程。
数字媒体技术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结合了数字技术应用与艺术创作,致力于培养具备数字媒体技术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丰富的实践项目,使学生掌握数字媒体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备在数字媒体领域进行创作、设计、开发和应用的能力。
课程设置:计算机科学基础:包括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等。数字媒体技术基础:涉及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音频处理、视频处理等基本理论和技术。设计与创意:包括三维设计、游戏设计等基本设计原理和技巧。编程与开发:学习常用的编程语言如C++、Java、Python等,掌握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多媒体制作与处理:学习多媒体编辑软件如Photoshop、Illustrator、Premiere、Maya等,掌握数字图像、音频、视频的制作和处理技巧。互动媒体技术:学习HTML、CSS、JavaScript等前端开发技术,了解互动媒体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社会体育
社会体育专业专科阶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设置丰富多样。学生将学习社会体育概论、体育管理学、运动训练学等基础理论课程,掌握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同时,还将开设户外拓展训练、柔力球、花式跳绳等丰富的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主要课程:运动训练学、体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管理学、户外拓展训练、体育心理学等。同时,还将开设柔力球、花式跳绳等丰富的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融媒体技术与运营
融媒体技术与运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将具备扎实的融媒体策划、采编、审核、发布、运营等方面的知识,并熟悉相关法律法规。通过专业学习,掌握融媒体内容策划采编、管理与运营、信息审核等核心能力,能够胜任新闻传播、自媒体、短视频制作与运营等领域的工作。主要就业岗位包括全媒体记者、后期编辑、节目编导、融媒体采编、融媒体运营、企宣、新媒体文案策划、融媒体内容制作、互联网信息审核、短视频制作与运营等。
主要课程:视听语言、网络传播概论、摄影摄像技术、新媒体运营、短视频创作。
全媒体广告策划与营销
全媒体广告策划与营销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通晓国内外广告营销运作模式,具有强烈的市场意识灵活的思维方式、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以及创新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复合型创新型技术人才。毕业生将掌握广告相关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市场沟通、洞察、分析和驾驭能力,懂得整合营销传播、网络营销、广告策划与创意等专业技能。毕业生将面向服务型广告公司、新闻媒体广告部、企业广告部、各类网站、广告行政管理机关、市场调查及信息咨询行业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广告策划、创意、文案、设计、制作、发布、市场调查分析、营销策划、品牌推广及广告经营管理等岗位的工作。
课程设置:结合行业需求,设计涵盖广告学原理、全媒体传播技术、广告策划与创意、数字营销、品牌管理、消费者行为学、数据分析与市场调研等核心课程的课程体系,同时融入实践教学、项目驱动教学等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注:2025年专科招生省份、招生专业、招生计划数、成绩使用办法等,以各省区招生考试院计划大本公布为准。
热忱欢迎广大考生填报昆明传媒学院,招生咨询电话:0871—68876543、68303466、68358333、68306444、68876301
为培养更高层次的优秀人才,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帮助学生实现“海外直通、名校读研”的目标,昆明传媒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全面开展提供语言教学、签证办理指导、海外院校申请等全方位服务,帮助学生通过海外名校激励、留学生涯规划、雅思分层学习、良好背景提升、导师全程指导等,助力学生牵手世界名校,帮助广大学子获得更多、更全、更优质的海外教育资源,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全球竞争力的卓越人才。
培养目标
专硕直通以优秀师资阵容、全程导师服务为优势,以国际活动、公益活动及学科竞赛为亮点,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全面提升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专业理论知识及综合素质水平,为顺利进入海外名校夯实基础。
经过专硕直通国际班的培养,学生毕业时应具备以下知识、能力和素养:
1.在语言学习方面具备熟练的听、说、读、写能力,可以在国外进行无障碍交流、学习与生活;
2.熟练掌握申请硕士专业的学术语言;
3.完成国外硕士申请的材料准备;
4.参加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或公益活动;
5.参加国内外学科竞赛、国际性交流访问活动或学术活动;
6.本专业学习成绩平均分满足申请学校要求;
7.熟悉所攻读学校所在国家的文化和历史;
8.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具备熟练的演说能力和良好的学术素养。

升学路径
专硕直通采用小班式教学,全面提升学生外语应用能力、专业理论知识及综合素质水平,为顺利进入海外名校夯实基础。根据学生情况制定培养模式:统招录取学生均可报名专硕直通,经过高校专科阶段学习完成后,可直升对接海外大学硕士课程,最短一年获得硕士学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