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与普洱学院师生同上一堂思政课 打造育人“同心圆”
4月19日,云南大学与普洱学院联合在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民族团结园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现场教学课,来自两校的思政课教师与学生代表共同参与。这是两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重要回信精神的具体实践,推动“大思政课”走出课堂、走进现场,以融合联动推进思政教育守正创新。

此次现场教学课由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方财兵、云南大学副教授成杰联合讲授,课堂围绕“什么是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怎样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三个核心维度,结合跨越70多年,各族群众一心向党、团结奋斗的民族团结誓词碑故事,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引导各族师生牢固树立共同体理念,一心一德、团结到底跟党走,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续写民族团结誓词碑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教学活动后,云南大学与普洱学院举行座谈交流,围绕校校合作深化、资源共享机制创新等方面展开讨论。双方表示,将以此次思政课联动教学为契机,持续推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互培、平台共建等多层次合作,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大局。

活动当天,还举行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云南大学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两校思政课教师联合开展集体备课,并参与了以“生态科技赋能边疆民族地区发展”为主题的实践教学活动。





据悉,开展同上一堂现场教学课,是云南大学和普洱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重要回信精神,深化校校合作的一项务实举措,将课堂搬到现场,让思政课走心入脑,得到了师生们的热烈反响,成为创新推动校校合作共建思政课的切入点、着力点、突破点,“三点”齐发并进,共同打造育人“同心圆”。
来源:普洱学院
作者:郭春晓、王海彪
编辑:高丹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