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史太白基金会主席一行到访云南工商学院 共谋中德教育与技术合作新篇
11月2日,全球技术转移机构德国史太白基金会主席米歇尔·奥尔教授、柏林斯泰恩拜斯大学校长于尔根·阿本德善教授一行访问云南工商学院。据了解,此次访问是继今年6月云南工商学院执行校长李孝轩率团访德、9月奥尔主席访华,双方围绕办学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达成初步共识后,正式开展的深度实地交流,标志着合作从战略规划阶段迈上务实推进的新台阶。

德国史太白基金会一行访问云南工商学院
史太白基金会是全球历史最悠久的技术转移机构之一,业务遍及55个国家,孵化企业超2500家,被中国商务部列为“全球八大重点技术转移合作机构”之一。其旗下柏林斯泰恩拜斯大学是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标杆院校,以“项目嵌入式”培养体系著称。

访问期间,代表团参观了云南工商学院的智慧教室、实训基地与创新创业空间,对云南工商学院“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和产教融合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德方代表称赞该校学生将技术创新与社会责任相结合——从光伏发电系统的绿色研发到无人机医疗救援的实际应用,充分体现了科技育人的温度与深度。


在众创空间,德方代表与云南工商学院优秀校友、云南骑宜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杨志国进行了交流。当了解到他从“学生”到“创业者”再到“合作者”的成长历程时,奥尔主席表示:“这种良性循环正是应用型教育的卓越体现。”
在参观图书馆屋顶光伏电站时,阿本德善校长详细了解了由师生自主研发的光伏发电系统可为校园提供的清洁电力后深受触动。他表示:“这不仅是绿色可持续理念的生动实践,更展示了学校师生卓越的科技创新与工程实现能力。”
在考察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中心时,代表团对云南工商学院将尖端技术用于山区医疗救护、守护生命的实践表示赞赏,奥尔主席深受触动:“你们能将前沿科技直接服务于人道救援,充分体现了对生命的至高尊重,这正是科技应有的温度。”
目前,云南工商学院已与华为、京东等知名企业共建12个产业学院,拥有北汽、昆明船舶集团、北京301医院等226个校外实习基地,累计培养应用型人才超过10万人。


史太白基金会长期服务于戴姆勒、博世等世界级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方面极为严谨。奥尔主席在交流中表示,云南工商学院在应用型教育领域的成果与德方理念高度契合,双方合作前景广阔。据悉,云南工商学院正与史太白基金会携手推动两大关键项目落地:共建技术转移中心,以及引入德式“项目嵌入式”教学模式。

德国史太白基金会主席米歇尔·奥尔教授(左二)、柏林斯泰恩拜斯大学校长于尔根·阿尔德善教授(右二)与学生合影
作为全国高校就业50强、云南省同类院校中首批立项建设的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始终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持续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打造“AI智慧教学平台”,构建个性化教学环境;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协同,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协同的就业工作机制。这些丰硕的校企资源与高度一体化的实践体系,为双方合作提供了坚实支撑。
面向未来,云南工商学院将与史太白基金会持续深化战略协作,以“教育-科技-产业”生态循环为理念,共同打造一个资源互通、实效导向的中德合作新范式,为区域产业升级与创新人才培养注入全新动能。(完)
供稿:戴娜/云南工商学院
编辑:高丹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