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高考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高职提前招生成了备受瞩目的升学途径,它作为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的关键组成部分以及四大选拔模式之一,有着诸多独特优势。诸如考生若被提前录取,便无需再参与当年后续的各类普通高校招生,这无疑为考生提前锁定了升学方向;实行的一档多投,允许考生最多报考五所院校,大大增加了选择的灵活性;而且,未被录取的考生还能继续参加高考,多了一次升学的机会。这些优势让高职提前招生深受考生和家长的青睐。
不过,面对如此诱人的机遇,考生究竟该如何科学合理地报考?接下来,笔者将结合政策特点以及多年的招生实践经验,为大家详细剖析报考策略。
△ 姚华儿 浙江高考帮特约专家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就业处处长、创业学院院长
一、院校选择:找准定位,合理布局
在浙江高职提前招生中,考生可填报5所院校志愿,且志愿间无先后顺序,这就需要考生结合自身定位灵活调整报考策略。
对于心态平和、把高职提前招生当作“增值机会”的考生来说,可以采用冲刺型策略。这类考生不妨选择录取线高于自身水平的院校以及热门专业,大胆争取优质教育资源。即便最终未被录取,也不会影响后续高考,说不定能收获意外之喜。
而希望提前锁定升学机会的考生,稳妥型策略更为合适。建议考生选择2-3所录取线与自己学考成绩相匹配的院校,再搭配1-2所保底院校,形成合理的梯度志愿组合。这样考生既能冲击心仪院校,又能确保有学可上。
还有一类考生,学考优势不足但综合素质突出的,保守型策略是最佳选择。这些考生可以重点报考那些对学考要求较低,但注重综合测评的院校,通过面试、实操等环节实现逆袭。
二、专业选择:立足兴趣,着眼未来
专业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考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考生需要从兴趣、特长与行业趋势三个维度来综合考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考生可以借助霍兰德职业测试等工具,明确自己的职业倾向。比如,擅长沟通交流的考生,管理类专业或许能让他们如鱼得水;逻辑思维能力强的考生,则更适合工程技术类专业。
自身特长也是专业选择的重要依据。已有特长能够为专业学习奠定良好基础,获得计算机竞赛奖项的考生,报考软件技术专业就能充分发挥优势;持有导游证书的考生,报考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无疑是不错的选择。
同时,关注行业发展趋势也至关重要。在浙江省的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发展迅猛,对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像跨境电子商务、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传播与策划等专业,紧密契合浙江省产业升级方向,就业前景十分广阔。选择这些专业,考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将更具潜力。
三、测评准备:有备无患,从容应对
在高职提前招生中,综合测评是关键环节。普通高中考生重点考核职业适应性,中职考生重点考核文化素质。从近几年招生院校的试点情况来看,综合测评的形式丰富多样,有面试、笔试、笔试+面试,还有上机测试和技能操作测试等。其中,面试又分为结构化(半结构化)面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
对于普通高中考生而言,在综合测评面试备考时,要把握“四要”原则:语言要流畅,让评委能够清晰地理解你的表达;态度要诚恳,展现出自己的真诚和对专业的热情;层次要清晰,有条理地阐述观点;重点要突出,避免冗长拖沓。同时,也要避免“四不要”:不要紧张到失语,影响正常发挥;不要态度随意,给评委留下不良印象;不要思路混乱,让回答缺乏逻辑性;不要偏离主题,确保回答紧扣问题。
为了提高面试表现能力,考生可以通过平时的班会活动、场景模拟、同伴互练等方式进行训练。首先是练口齿,加强语言表达能力,做到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语速适中、面带微笑;其次是练胆量,规范礼仪举止,保持衣着得体、行为礼貌;最后是练思维,尤其是逻辑思维,多对一些现象或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锻炼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高职提前招生的“提前”录取,不仅是一次升学的宝贵机会,更是考生职业生涯的重要起点。希望每位考生都能以战略思维规划报考,以自信的姿态迎接测评,早日圆梦理想院校,开启人生新征程。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