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浙江24所高校三位一体招生综合测试落幕,共享单车、诗词大会、创新创业等成为考题!
2017-03-26 23:51: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三位一体招生测试现场

  昨天,通过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下称浙大城院)的“三位一体”招生笔试后,今天261名考生进入面环节试,其中有8名特长生参加了下午的特长生附加测试。

  据浙大城院招生办老师王利彩介绍,今年计划招生人数是60人,网上报名人数为671人,昨天参加笔试的有404人,获得面试资格的考生有261人。王老师说,今年学校新增了笔试,相比仅通过书面材料审核筛掉一批“不达线”的考生,笔试能弥补一点劣势,多样的考题更能全面地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

  此外,白羊帮主了解到,今年城院“三位一体”招生中有两个新专业很抢眼:一个是中外合办的工业设计专业,一个是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这两个专业都下属于去年新成立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怀卡托大学联合学院”,这是第一所杭州市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王老师说,“这里的学生不仅能在城院上外籍教师的专业课,如有兴趣还能去新西兰的怀卡托大学就读,毕业时同时拿到两校的文凭。”怎么样,够不够吸引你?

  想不想看一下城院的笔试和面试都考了什么?先跟你说一句,内容非常广泛!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测试题目 (以下考题根据考生口述整理,仅供参考) 

   笔试题目 

   结合四句古诗,问哪一句是描写春天的?

   杭州哪一年举办亚运会?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哪部法律?

   半程马拉松的长度是多少? 

   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是哪一部? 

   面试题目 

   面试环节,5名考官对7名考生,小组讨论。面试环节,分为以下部分: 

   1.抽签,轮流朗读英语文章,每人两分钟。 

  2.分发一份资料,根据材料与问题,小组7人进行无领导小组讨论,先是个人陈述,讨论后下结论。材料是关于共享经济、共享单车、城市公共自行车等内容。 

    1.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是涉及共享经济的? 

    2. 对比城市公共自行车与共享单车,你觉得各有什么优缺点?为什么? 

    3. 针对当下的现状,请分别从骑行者、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浙江树人大学

  3月25日,浙江树人大学(下称树人大学)三位一体招生拉开序幕。

  树人学院招办主任吴汉龙介绍,在最新发布的武书连2017中国民办高校排行榜上,树人大学蝉联第一。昨天,学校迎来了3371名考生进行三位一体招生的笔试,整个校园被家长和考生们围得水泄不通。先看一张图你就知道了。

  吴主任说,树人学院今年三位一体计划招生数是80人,入围人数有400人,竞争还是挺激烈的。我们先来看看树人学院都给考生们出了什么样的题吧!

  浙江树人大学测试题目 (以下考题根据考生口述整理,仅供参考)

  笔试题目

  笔试共200道选择题,每题0.5分,在一个半小时内完成。内容不仅涵盖了各个科目,也有不少“超纲”内容,考察面很广,有些题目令考生们出乎意料:

  贾斯汀·比伯(Justin Bieber)是哪个国家的人?

  牡丹亭的作者是谁?

  步辇图的作者是谁?

  获得了被成为建筑学里的奥斯卡奖的人,是谁?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鲍勃·迪伦是哪国人?

  Application的英文读音是?

  一个二进制的题目:0+0=0,1+1=10,那么10+11=?

  我没有兄弟姐妹,他爸是我爸的儿子,他是谁?

  一个人从降落伞下来,他的动能、机械能是怎么变化的?

  用英语文章描述了一个关于英国的故事,最后问以下哪个国家曾是英国的殖民地?

  用英语文章描述了一个神话故事,最后问这是什么故事?据说应该是神农尝百草。

  一个人卖了2张卡,一张亏了20%,一张赚了20%,最后他赚了或亏了多少?

  三个人打比赛,甲打了6场,乙打了4场,丙打了3场,问他们一共打了多少场?

  吃第一个包子时觉得很满足,吃第二个包子时没那么满足了,这是什么效应?  

  △浙江树人的大学三位一体招生测试现场

  面试题目

  经过笔试,436人过关斩将,进入了今天的面试。每人面对6个考官,面试不到10分钟。

  1.进行自我陈述,如果有才艺的话在现场进行展示。

  2.给出材料,上面有两个问题需要考生回答。

  其中有一个版本是:

  1.谈谈你对小鲜肉和网红的看法。

  2,有人认为科技使人越来越远,有人认为科技使人越来越近,你怎么看?

  有另一个版本是:

  1.模拟了一个场景:一男子进入动物园里老虎的散养场内,被多只老虎撕咬,最后幸被救出,但不久后因伤身亡。你怎么看?

  2.室友在打游戏,声音过大影响他人休息,作为寝室长你会怎么做?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微信图片_20200803100811.png
33.jpg
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