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浙江农林大学举办薯类科技文化节 倡导食用薯类食品推广薯类加工工艺
2018-05-31 11:12: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陈胜伟)近日,作为杭州市科技活动周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农林大学薯类科技文化节正在校园里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文化节以“健康从爱薯开始”为主题,通过薯类食品加工科普宣传、生动有趣的活动以及薯类创新食品大赛等形式,把食物营养的理念和薯类文化均融入到谜语、游戏和猜题等环节,让广大参与者既玩得开心,又学到了薯类食物知识,真正把薯类文化和健康知识宣传到人们的心中。

陆教授作讲座

  水培的、盆栽的,红色的、绿色的、黄色的、褐色的,观根的、观叶的、观茎的、观花的观赏用甘薯品种美不胜收;彩色年糕、彩色粉丝、甘薯彩色汤团、紫薯糊、薯果酱、甘薯红色素、蜜薯泥、多色薯甜浆、紫甘薯饮料、保健紫甘薯酒等一系列产品健康美味;山药、芋头、豆薯、竹芋、雪莲果、百合、葛根营养丰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浙江农林大学薯类作物研究所所长陆国权带领大家参观“大地薯香”薯类作物科技文化展。

  包括番薯、芋艿、土豆等在内的薯类农产品,曾经是伴随着人们成长的重要粮食。但是在活动现场,师生们发现,解决温饱问题,只是薯类农产品诸多功效中最基本的功能。薯类产品不仅在口味上比普通粮食更美味,而且吃着也比普通粮食更加健康,还可以开发成各种具有保健功能的产品,甚至用在美化环境家居观赏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各种观赏薯类品种

  据介绍,我们平时说的甘薯、马铃薯、木薯,其实只是狭义的薯类概念,事实上山药、芋头、豆薯、竹芋、雪莲果、百合、葛根等含淀粉根茎植物,也都属于广义的薯类范畴。说起薯类作物的好处,陆国权教授如数家珍:“它们丰产性好、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粗放栽培管理、肥水要求低,病虫危害轻,很少或根本不需用农药。薯类农产品大多(数都可以)粮菜兼用,营养丰富,并兼有医疗保健功效,是典型的绿色无公害作物。”

  甘薯抗癌效果位居40种常见蔬菜之首,尤以熟甘薯效果更佳,比芦笋、花椰菜等都要好。薯类作物膳食纤维以及铁、锌、钙、钾等必需矿物成分含量高,有些品种还富含花青素和胡萝卜素。可以说,只要每天吃一些薯类或薯类制品就可以保持健康,薯类产品的营养保健功能不胜枚举。

  在活动期间上,很多学生发现了不少用薯类加工出的新产品。除最常见的淀粉和粉丝外,还有沙琪玛、薯脯、薯枣、薯条等休闲食品。“这些新产品的研发,可以大幅度增加其附加值,满足较高层次人员和出口创汇的需要,甚至还可以生产变性淀粉、柠檬酸、乙酸、味精等,薯类产品的发展空间正在不断扩大。”陆国权教授告诉大家,薯类已经成为食品、饲料等加工产业中的重要原料。

  薯类科技文化节期间,陆国权教授还给中小学生上了一堂“健康从爱薯开始”生态公开课,举办面向儿童的薯类食品加工科普活动,引导大家在学习与实践互动中了解薯类作物的神秘之处。来自全省各地的40多名小学生,通过参加参与薯类食品加工制作,激发了吃薯的兴趣和对吃薯的认可感,也让广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薯类的营养价值、薯类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科普薯类加工的基本知识与安全知识。

陆国权教授(左)在介绍薯类作物

  通过参加活动,很多学生了解到,薯类研究的意义甚至高于水稻等常规粮食作物,薯类是难得的可再生能源作物,随着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耗竭,薯类在缓解我国能源危机方面可以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能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薯类很有可能是解决粮食危机的法宝,稻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的增产潜力已经得到深度的挖掘和开发,但薯类的增产潜力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挖掘和开发,并被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确认为未被充分利用的作物。

  据介绍,为了更好的开发薯类资源,近年来,浙江农林大学薯类研究所积极开发薯类植物新资源培育的技术和产品,不仅选育出品质更好的山药、玛卡、木薯、万灵薯、百合、非洲彩芋等品种,增加了各种薯类的品种类型,而且还改进了品质,使营养价值也得到了进一步增加。

  在开发薯类食用价值的同时,陆国权教授和他的科研团队还积极开发甘薯等薯类品种的观赏价值,各种水培的、盆栽的,红色的、绿色的、黄色的、褐色的,观根的、观叶的、观茎的、观花的观赏用甘薯品种,正在不断的研发和培育。这些美不胜收的观赏甘薯,让人难以想象曾经是如此平凡的番薯。更多基于色彩的、形状的其他薯类作为的观赏性作物也在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

  “我们不仅获得了相关的专利,还推出了甘薯红色素、彩色年糕、彩色粉丝、甘薯彩色汤团、紫薯糊、薯果酱、蜜薯泥、多色薯甜浆、紫甘薯饮料、保健紫甘薯酒等一系列产品,更好的满足大众的需要。”陆国权教授说,现在还经常组织学生举办薯类创意设计大奖赛等活动,引导学生制作薯类食品,爱吃薯类食品。对于薯类农产品今后的发展趋向,陆国权教授充满了信心:“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不断努力,将会有更多的消费者重新爱上甘薯,曾经平凡的甘薯,将会成为时尚的健康食品。”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01.jpg
1(2).jpg
01.jpg
TIM图片2020121516242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