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全国仅10人获此殊荣 浙传作家叶炜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新人奖
2019-12-25 09:27: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记者 郭端宇 通讯员 高洁)12月23日,第三届茅盾文学新人奖在浙江桐乡举行颁奖典礼,全国共有10名作家获奖,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创意写作中心主任、作家叶炜获此殊荣! 茅盾文学新人奖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发起,被誉为“青年茅盾文学奖”的权威奖项,是目前国内针对青作家最引人注目的奖项之一。

  文学创作的“多面手”

  从大学时代发表的第一篇短篇小说算起,叶炜进行文学创作的探索已经20年了。大三那一年,他创作的短篇小说《母亲的天堂》,发表在《小说家》杂志上,被著名评论家、北京大学教授谢冕主编的《2001年大学生最佳作品》全文选载,放在全书第一篇,在当时校园内引起了巨大反响。创作的诗歌《我的眼睛迷了沙粒》获得了一等奖,被《时代文学》授予了“中国十大青年诗人”称号。

  叶炜的长篇小说创作中有网络文学风格的“大学三部曲”《大学.com.狼》《大学.com.羊》《大学.com.城》,“裂变中国三部曲”《糖果美不美》《山西煤老板:黑金帝国的陨落》《贵人》,也有经典的传统文学写作:长篇小说代表作“乡土中国三部曲”《福地》《富矿》《后土》,记录了百年中国乡村发展,共约150余万字。其中《富矿》为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作品;《后土》为省作协重点扶持作品并获叶圣陶教师文学奖;《福地》入选山东省宣传文化系统重点项目,出版后被中国作家协会《长篇小说选刊》转载(2016年第2期)并获山东省“五个一”文艺精品工程奖,他因此也被称为中国当代乡土文学富有成就的代表性作家。今年又出版了第四个三部曲——转型时代三部曲《裂变》《踯躅》《天择》,立体式展现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成就,共约100余万字。其中《踯躅》即将被《长篇小说选刊》全文转载。

  不拘泥于长篇小说和诗歌的创作,叶炜还是一个创作的“多面手”。他著有全面反映民主斗士朱自清杰出一生的传记《自清芙蓉——朱自清传》(入选中国百位文化名人传记工程);研究中国杰出教育家、文学家叶圣陶的《叶圣陶家族的文脉传奇》;全面反映中国乡村振兴样板的长篇报告文学《马庄:一个中国农村的发展标本》;反映时代楷模、援藏干部钟扬教授壮阔人生的篇报告文学《采集种子的人》等长篇非虚构作品

  截至目前,叶炜共出版长篇小说12部。这在70后作家里面是不多见的,叶炜以此奠定了他在青年作家里面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地位。由于创作成绩突出,其创作成果和有关其作品的评论广泛见诸于《文艺报》《文学报》《中华读书报》等知名报刊。

  创意写作学科的孜孜探索者

  作为中国大陆首位创意写作文学博士,曾先后两次到创意写作的诞生地美国爱荷华大学学习创意写作,回来以后,叶炜一直致力于中国本土化的创意写作学研究与实践。2019年12月11日《光明日报》用整整半个版面刊发了叶炜在第五届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大会上的主题报告《在实践中教,在实践中学——创意写作发展方向展望》,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

  为推动建设学校创意写作学科,培养创意创作人才,叶炜入职伊始就向学院递交了《浙江传媒学院创意写作学科建设规划》,为创意写作学科建设指明努力的方向。

  就在12月23日,学校还与浙江省作家协会合作共建浙江网络文学院,聘请叶炜担纲执行院长,明年起开始在校内选拔培养网络文学与创意写作柔性方向的本科生,填补了国内网络文学学历教育的空白。作为全国首个由作协和高校共建的网络文学院,势必对学校学科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无论是对于我国和浙江的文学发展而言,还是对于高校来说,以网络文学为主要突破口,发展创意写作,是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的学科增长点,力争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高校网络文学教育的领头羊,以优秀的成果助力中国网络文学新发展。

  校园就是我的大教室

  图书馆就是我的工作室

  作为一名专业教师,来到浙传以后,除了到桐乡校区上课,其余大部分时间叶炜老师都待在图书馆,在这里看书、写作。“我们学校的学生看书热情很高,有时候去得晚了就没位置了!”已经习惯和学生“抢”位置的叶炜老师笑着说道,“图书馆里很安静,有很好的学习的氛围,在一楼‘颜品’书吧淡淡的咖啡香里,打开电脑写作,也算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吧!”在叶炜老师看来,读书是一种知识的“输入”,无论是作为一位老师,还是一位作家,只有爱买书、爱看书,才能源源不断地做好思想“输出”。知道了叶炜老师时间表的学生们,总会经常去图书馆和他探讨,图书馆成了叶炜和学生们交流想法、思维碰撞的“工作室”。

  教书育人,教之有道。叶炜秉持“在实践中教和学”的教学理念,先后开设了《创意写作》《非虚构写作》等课程。他认为“实践性”是创意写作教学的第一品格,他借鉴国际上最流行的小班化工坊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潜能;用作品为主的考核方式来展示学生的艺术创作成果。目前,文学院创意写作实验班运转顺利,出版了创意写作系列丛书。 17级编剧专业的武怡心对叶炜老师的课印象深刻,“叶炜老师的创意写作课很灵活,在思镜湖边、校园草坪都是我们进行交流的地方……感觉老师是在带领我们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在叶炜老师的推荐下,18级创意写作实验班的霍翠萍撰写的关于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彼得·汉德克的作品《左撇子女人》的书评《大声地向这个世界嘶吼》,发表在2019年10月30日的《文艺报》上,她说:“叶炜老师鼓励我们进入文学现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结果出炉后,他就鼓励我们抓住热点,撰写评论,我写完后,叶炜老师又认真帮我修改、推荐,我才有机会发表。” 迄今为止,叶炜老师培养的很多学生考入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继续从事创意写作专业的学习。

  服务社会的践行者

  任何知识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为践行服务社会、传播当代知识分子的思想理念,叶炜老师发挥自身优势,在服务社会、服务地方、服务百姓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他策划并协助苏北乡村中学宋楼中学成功申报全国首家《乡村振兴创意写作课程建设基地》。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马庄村后,在马庄策划成立了首家农民文学院——“中国(马庄)农民文学院”并担任院长。与钱塘新区合作,完成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70人”大型采访活动,并出版了报告文学集《拓荒留痕——70年70人报告文学集》。学以致用、用之于民,叶炜老师用知识的力量,为社会大众奉献了文学的大餐。

  做学者型作家和作家型学者,培育新时代的复合型人才,叶炜用文学的“四轮驱动”推动新兴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式转变,用文字的点点力量,汇聚成文学蓬勃的生机。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358981171 2020-01-31 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