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数字帮“盲” 让他“看见”更广阔的世界 浙江工商大学推出“新势界公益”项目
2021-04-26 20:15: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实习记者 王勃瑛 通讯员 林晓莹)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国际酒店管理系的乔光辉老师带着几名学生正在录音棚里忙碌着,他坐在工作台前,把控着录音的节奏,观察正在录音的学生。甜美而稳重的讲述声从扩音器传来:“春天来了,杭州有许多适合旅游的地方……”
  这是乔光辉带着学生们一起推出的“新视界公益”项目,一摞摞旅游信息讲述稿垒起来有半米多高,花费了团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等一下,运河边有个网红美食打卡点,在这里做个介绍。”来自酒店专业大二学生张欢喊道,“把‘很多杭州本地人都爱去’这句强调一下,除了美食在这附近还有富义仓、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等景点值得一游。”怎么样的讲解能让视障听众有更丰富的景点感受呢?几人琢磨商讨了一会儿,录音继续。
  他们正在录制的“听世界”音频是“新视界公益”中的一项,根据视障人群需求特点和使用习惯,为其提供无障碍的旅游音频,再放进“盲盲视界游”微信公众号平台,为视障者做线上服务平台。
  为了能亲身体验到视障人士“旅游”时的感受,项目组同学还自行跑到各个景点,蒙住双眼,以便更好地在录制中考虑特殊旅游群体的需求。
  作为志愿者的旅游管理研究生丁柳在探访中蒙着眼睛行走时就时刻问自己能否听明白录音里的讲解。在此后的生活中,她也懂得要用心去关注盲人的内心感受,“至少我要让视障人士的体验感接近明眼人。”
  现今,我国约有1732万视障人群,如何满足视障人士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答题。
  2019年,乔光辉在一次学术调研会了解到视障人群巨大的旅游需求以及出游困境,便联合苏州志苏旅行社,共同推出“新视界”公益项目。一年多来,共有20多名学生参与科研调查,不仅提出好的方案和意见,还带着成果参与“互联网+”竞赛,并推出视障者专属APP,为视障人士建造了一条宽阔的“旅游盲道”。
  先后在法国、韩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学习工作十年的乔光辉精通四国语言,不同国家生活的经历,也让他了解到视障人群对听觉、触觉、身体参与的强烈要求,使他有了搭建一座旅游桥梁的想法。
  “让我感受特别强烈的一次是看到一个视障女孩在听到瀑布声后高兴的手舞足蹈的样子,虽然她看不见这个世界,但可以用听觉感受瀑布溪水的声音、用触觉感受奇形怪状的山石、用嗅觉感受森林清新的空气。看到孩子们能感受旅游带来的喜悦,我非常感动。”乔光辉回忆。
  回国后,他就带着研究生开始对视障人群旅游者进行深度访谈,对视障人群旅游休闲欠缺因素开始深度探讨与研究。“我们发现,国内各类展馆、景点未专门开设可供视力障碍群体触摸的视觉中心,在视障人群正常购票并自行配备陪同人员时,一些活动场景也会拒绝视障人群参与,例如,轮船、缆车、玻璃栈道、漂流、潜水等。”乔光辉在探访和研究中得出答案:通过讲解与触摸的方式发挥想象力的作用,在脑海和内心深处形成生动的画面和真实感受,这是视障人群获得旅游体验的关键。
  乔光辉告诉记者:“关爱不只是简单的探访和课题研究,而是要设身处地照顾视障人士的视听体验,要让他们能够享受到旅游休闲带来的精神福利。旅游教育更要重视‘立德树人’。将专业学习与公益服务结合,教育学生学以致用、奉献社会。”
  如何推进实践教学是很多高校都在探索的课题,而“新视界公益”走出了一条新路。浙江工商大学旅游学院党委书记郑群雄说,这是专业教学,更是思想政治教育。为做好视障人群旅游研究,学生接受的训练是全方位的,有文本解读,有视听语言训练,这不仅对学生的专业训练和实践能力培养大有裨益,还培养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听世界”音频将于5月在“盲盲视界游”微信公众平台上线。“新视界公益”项目给视障人士提供的不仅是一种数字旅游产品,更是一个与大自然、社会交往的机会,在推进城市无障碍出行的同时,数字旅游使无障碍环境变得更便捷和个性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数字化文旅可以让残障人群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