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占尘雪)编者按:中小学新学期开始了。书记和校长的讲话总是富有启发性,能为师生们在新学年的发展指明方向,提供价值,具有较强的可看性和教育意义,一起来看。
■■■
2月13日,绍兴越崎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胡尧兴在2024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典礼上以《挺膺奋斗新姿态 拥抱美好新时代》为题作讲话,与大家分享了学校在2024年取得的成绩,并对2025年提出三点希望。
致辞中,他以“越崎精神”为引,勉励越崎学子以自律内驱,写好属于自己的越崎故事。他也从DeepSeek惊艳亮相出发,告诉同学们要保持对新技术的探索精神,不断提升自我本领。引用《哪吒2》的台词,他勉励同学们当以“自强不息”为枪,刺破畏难与惰性;以“追求卓越”为盾,抵挡诱惑与浮躁。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翔龙辞岁,金蛇起舞。在这草木蔓发、春山可望的时节里,我们回到美丽的校园, 整装再出发。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大家致以新学期的问候:祝老师们工作顺利,巳巳如意!祝同学们学业进步、梦想成真!祝愿我们的学校生生不息、蒸蒸日上!
时间的刻度里,潜藏生长的力量。回首2024年,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各项事业取得可喜成绩。学校成功创建“浙江省现代化学校”,这是最具权威的省级荣誉,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科研成果进一步突破,数学组获评浙江省优秀教研组,1位老师获评“绍兴名师”,1位老师获评绍兴市学科带头人;学生竞赛花开满枝,其中国家级竞赛获奖91人次,省级竞赛获奖655人次。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每一位师生的努力付出,它见证了我们追求卓越的决心和勇气!
2025年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蛇年。蛇,在中华文化中象征着智慧与灵动,寓意着我们在新的一年里,要以更加敏锐的思维,更加坚定的信念,从容而智慧地去迎接新的挑战,去创造新的辉煌。站在新学期的起点上,我有三点想法与大家共勉。
一、砥砺品行,以自律内驱书写越崎故事
我们越崎中学以“工矿泰斗、爱国志士”孙越崎先生的名字命名,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积淀。“越崎精神”是我们学校的特色品牌,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越崎人,应该自觉传承学校丰厚的文化底蕴,牢记“爱国、勤学、敬业、健身”校训,勤加修身、涵养道德、砥砺品行、强健体魄,把自己培养成品行端正、品位高雅、品格高尚的越崎人,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行胜于言,质胜于华,希望同学们汲取越崎力量,将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厚植“愿得此身长报国”的家国情怀,永葆“勤奋刻苦、务真求实、尊师守纪、自强不息”的越崎特质,真正做到“德行上自律,学习上自觉,生活上自理,活动中自信,交往中自强”,写好属于自己的越崎故事,让越崎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二、开拓创新,以探索精神勇立时代潮头
在全球经济格局加速变革的当下,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寒假期间,DeepSeek惊艳亮相,打破了西方国家在AI领域的话语权垄断,为我们树立了创新的标杆。80后梁文锋带领一支由本土年轻程序员组成的团队,他们怀抱一腔热爱,专心致志于对未知世界的深度求索,实现了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弯道超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千百年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新时代青年,要敢于创新、勇于突破,善于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以积极行动践行时代使命。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希望同学们与时俱进、拥抱时代,悦纳科技带来的变革与创新,同时,保持学习的敏锐,保持对新技术的探索精神,不断提升自我的本领,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中脱颖而出。
三、积极进取,以奋斗之姿点燃青春之光
春节热映影片《哪吒2》有句台词:“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转这乾坤!”电影中哪吒脚踏风火轮冲破天际的身影,正是青春最美的模样。
同学们,你们手握最宝贵的资本——时间与勇气。你们当以“自强不息”为枪,刺破畏难与惰性;以“追求卓越”为盾,抵挡诱惑与浮躁。在学习遇阻时,勇敢踏出一条路;在选择迷茫时,不被他人定义束缚;在心生懈怠时,冲破安逸的枷锁,重燃奋进的烈火。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珍惜在校学习的每一天,以奋斗者的姿态画就自我与时代的同心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5 年新年贺词中勉励大家: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老师们,同学们,新学期号角已经吹响,愿你们以刚柔远静的越崎精神涵养品格,以DeepSeek的探索精神突破自我,以哪吒“逆天改命”的魄力奋楫前行,春风劲草,顺流不骄,逆风不倒,勇敢奔赴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责任编辑 余新花 陈显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