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编辑 陈显婷 通讯员 戚佳英)春日的微风轻柔地拂过枝头,带着丝丝暖意,将沉睡了一冬的大地悄然唤醒,也撩动着孩子们内心深处对自然的无限向往与热爱。一粒小小的种子,蕴含着蓬勃的生命力,孕育着新的希望。在这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阳春三月,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小学第三届“春播节”在众人的期待中如期而至,校园里的每一寸土地仿佛都被赋予了生命,吟唱着属于春天的动人诗篇。
作为学校劳动教育特色课程的关键载体,本届“春播节”别出心裁地以“我是农场主——假如农具会说话”为主题,巧妙地将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与丰富多彩的跨学科实践深度融合。
活动中,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化身为“新农人”,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设计种植计划海报、制作农具创意名片、研发环保实用农具、构建创新农具模型等一系列饶有趣味的项目探索中。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成长。
在“春播节”的开幕式上,杭师大东城小学校长高小芬发表讲话。她引用袁隆平院士的名言“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勉励孩子们要像优良的种子一样,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汲取知识和力量,努力绽放自己的光彩。
她还指出,学校的“毅美农场”不仅仅是播撒农作物种子的地方,更是传承文化的重要阵地,是孕育创新实践基因的摇篮,希望孩子们能够借助科技的力量和人文的智慧,让古老而灿烂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随着“春播节”的盛大启幕,本年度“毅美农场”劳动实践教育活动也正式拉开了帷幕。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学校还将陆续开展观察日记评选、丰收义卖会、劳动技能大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将有机会在四季的轮回中,见证种子破土而出、茁壮成长的生命奇迹;亲身感受“汗滴禾下土”的辛勤与不易,深刻体会劳动的真正意义;用心感悟“粒粒皆辛苦”的内涵,培养珍惜粮食、崇尚节俭的美德。
在这个充满希望与生机的季节里,杭师大东城小学的孩子们满怀热忱,用双手去触摸土地的温度,感受泥土的芬芳;用心灵去聆听自然的声音,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当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如同根系般深深扎入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当创新思维的嫩芽在春风中茁壮成长、尽情舒展,劳动教育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新时代的育人征程中书写着一份份精彩的答卷。
(责任编辑 余新花 陈显婷 )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