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编辑 陈显婷 通讯员 陈静 邓超曦 喻成功 白晓丽)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之际,近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南浔区教育局“水晶晶·浔思政”品牌开展的暑期思政社会实践活动,在浙江省安吉县余村正式启动,马克思主义学院“两山辉映,水韵江南”实践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青绿赋能,两山新声”实践队和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桑水蚕心” “茧织古韵,丝续风华” “梅坞茶韵・龙井茶香”生态共富实践队的15名大学生代表作为首期学员,前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通过实地研学领悟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成果,开启沉浸式生态思政课程。
活动首站,实践队集结于余村标志性景观“两山”纪念碑前,聆听现场教学。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陈静老师系统的讲解中,成员们深入理解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历史背景与时代内涵,了解了余村从粗放采矿到生态发展的转型脉络。
为深化学习成效,成员们分组深入产业一线进行采访调研,分别走访了春林山庄、国潮动漫美学咖啡馆、DN余村数字游民公社和5G物联网养鱼场,与春林山庄负责人潘春林,以及数字游民、5G物联网养鱼场技术人员等发展亲历者进行交流。
访谈内容涉及生态环境改善带动生活品质提升、国风美学与现代消费融合、数字技术赋能乡村产业、智慧农业推动传统渔业升级等乡村振兴的核心议题。随后通过分享会,成员们凝练访谈成果并进行三分钟观点阐述,实现思想碰撞。
“青绿赋能,两山新声”。实践队负责人邓超曦说,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当深入感知乡村脉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基层是干事创业的大学校,乡村是成长历练的练兵场,以奋斗之姿挺膺担当,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光彩。
“水晶晶·浔思政”暑期思政社会实践是基于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国家一流课程“水分子”思政社会实践品牌基础上校地合作的新探索,旨在突破传统思政课堂边界,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感悟有效融合,引导青年学子以脚步丈量祖国大地;通过知行合一厚植家国情怀,帮助大学生在行走中解读生态发展密码,为绿色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下一步,各支实践队将联合中小学生奔赴荻港村、下姜村、塘栖村、新宇村、梅家坞村等十县二十村进行调研实践。
(责任编辑 吴文建 陈显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