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多语种赋能数智城市服务 浙外学子赴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调研
2025-07-16 16:18: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徐奇阁 薛依佳)7月15日,浙江外国语学院西语学院“语智”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杭州市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开展调研交流,积极探索“多语种+数智城市治理”的未来方向,助力“数智杭州”高水平对外开放。

  在城市大脑党建文化墙前,浙外“语智”实践团“寻根溯源”,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调研路线参观学习,重温总书记关于数智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指示精神。


△ 团队成员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智城市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

  在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实践团成员一起观摩了“一屏观全城、一网管全域”的智慧治理模式,厘清数据驱动城市公共服务的内在逻辑,思考人工智能时代下外语人在城市公共服务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 实践团成员观摩智慧城市治理模式

  “城市大脑,是为城市生活打造的一个数字化界面。市民凭借它触摸城市脉搏、感受城市温度、享受城市服务。目前,我们正在对城市大脑进行扩容升级,旨在让外籍人员也能享受到杭州的智慧服务。”杭州市数据资源局城市大脑推进科负责人关慧霞表示。

  随着杭州国际化大步向前,城市大脑对多语种需求日益强烈,特别是在一些复杂场景下,亟须以跨文化交际知识作为解码钥匙。

  在产品与技术体验中心,浙外学子沉浸式体验了“智慧医疗”“智慧康养”“智慧教育”“智慧出行”等数智化产品,进一步学习了数字化理念,提升了数字化认知。同时,调研团成员也纷纷发挥专业所长,对外籍人员在使用产品时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出了见解。

△ 团队成员在产品与技术体验中心参观

  “这次调研打开了我的新视界,原来公共服务可以如此智能!但是,在体验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AI智能眼镜将‘辅路’的意大利语版本直译为‘strada secondaria’,而外籍用户更习惯使用‘controviale’,这可能会导致错过转向时机。”23意语中外1班罗润雪同学提出建议。

  “智能诊疗机器与中医相结合,很有创意,但这些设备大多只提供了英语翻译,同样的病症,在英俄文化背景之下,译法相差很大。现今,杭州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才,如果能给他们提供多语种服务,那会显得更有诚意。”22俄语2班肖云同学在深度体验数智诊疗服务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团队成员体验智慧出行、智慧设计、智慧诊疗、智慧教育等服务

  面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语言服务翻译有偏差、语种单一、覆盖场景不全等问题,“语智”实践团成员根据杭州城市大脑的需求,分别前往餐厅、家用电器展会、医院、地铁站、商场、政务服务中心、景区等多个场景,采集外籍人员语言服务需求,对一些高频和容易产生歧义的语料信息进行整合,形成了涵盖衣、食、住、行等公共服务需求的多语种语料库,并提供给杭州市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作为参考。

△ 团队成员在餐厅、家用电器展会、医院、地铁站等采集语料数据

  “‘语智’实践团提供的多语种语料库对于城市大脑扩容升级起到了助力作用。”关慧霞对浙外学子提出的建议给予肯定,她还表示,杭州是世界的杭州,需要在更多场景下给更多外籍人士提供更好的智慧城市服务。

  据悉,本次调研活动中,浙外学子以“提升城市国际化服务能力、助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为目标,以跨文化视域下城市公共服务中的盲区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外语+人工智能”的融合共生之道。未来,实践团成员将继续发挥专业特长,助力杭州更好发展。

(责任编辑 余新花 陈显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