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张钰)“拼好天一阁拼图的那一刻,木质榫卯的纹路仿佛在诉说故事。我真切感受到了中国建筑的智慧,还有宁波这座城市的历史温度。”9月24日下午,在宁波传声童文化基地,宁波诺丁汉大学(下简称“宁诺”)丹麦交换生Veronic手持刚完成的拼图,难掩兴奋。

当天,20余名来自丹麦、马来西亚、西班牙、意大利等8个国家的宁诺交换生齐聚,在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办公室打造的“印象中国・探韵抒怀”文化体验活动中,以沉浸式互动解锁中国文化密码——这也是宁诺打破传统、培育“民间文化大使”的一次生动实践。


不同于以往文化传播中“参观 + 讲解”的单一模式,此次活动构建了“知识传递 + 互动体验 + 传播抒怀”的三维体系,让中国文化从“纸上符号”变成“可触可感”。活动伊始,基地老师由宁波的历史脉络切入,从7000年前河姆渡文明的稻谷痕迹,讲到如今宁波舟山港昼夜不息的集装箱巨轮,让学生直观感受城市发展和文明底蕴。“这让我感觉到中国文化很鲜活。”来自印度尼西亚的交换生Axell边听边记录,感慨不已。


随后的双语诗歌朗诵环节更添韵味,中文的平仄与外文的韵律交织,不少学生轻声跟着念,直言“中文之美让我心生向往”。
互动环节则成了文化“破圈”的关键。“宁波文物建筑找不同”游戏里,交换生们围坐在一起,拿着放大镜对比天一阁飞檐上的瑞兽雕刻与宁波舟山港吊臂的细节差异,在探索中解锁文化知识;手工拼图环节,大家认真完成最具宁波代表性的天一阁模型制作,从屋脊到门窗,每一块拼图都成了认识中国建筑的“小钥匙”。拼完后,意大利交换生Mattia将拼图仔细装进收纳盒,“我要把‘中国记忆’带回家,给家人朋友讲天一阁里‘书藏古今’的故事。”


“我们想让交换生不仅是文化的‘体验者’,更能成为‘传播者’。”宁诺国际合作与交流办公室主任黄欢欢介绍,活动后学校还将选拔优秀交换生组建“国际文化推荐官”队伍,支持他们用母语创作文化科普视频,再通过海外平台分享,让中国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走出去”。
(责任编辑 余新花 陈显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