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管雪 杨鹏飞)当人工智能的浪潮汹涌而来,重塑着每一个行业的未来,高校与企业如何携手共进,为新时代培育出适应AI时代的数智人才?7月2日,杭州师范大学信息学院“育数智英才·促产教融合”企业家进校园活动给出新答案。
行业导师聘任,助力学生成长
“同学们,你们即将迎来一批来自行业一线的导师,他们将为你们带来最前沿的行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在当天的活动仪式上,近50位行业的“大咖”被聘任为杭师大信息学院的行业导师。他们来自省内外40余家企业和机构,涵盖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教育科技、机器人等多个行业领域。今后,这些行业导师将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行业需求,提升职业素养。
校党委副书记应飚和浙江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胡华教授为受聘导师颁发聘书。其中一位导师表示,“我会尽最大努力,帮助同学们在AI时代找到自己的位置。”
实习实践基地,推动产教融合
在实习实践基地签约及授牌仪式上,虹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代表与学院领导签署实习实践基地合作协议。“我们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就是为了让同学们能够将课堂所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协议紧紧围绕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等方面,“希望彼此间的合作将更加深入和紧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打通学生就业的最后一公里”,信息学院院长王奔表示。
企业家宣讲,分享行业前沿
在企业家宣讲环节中,五位行业领军者分别为在场师生带来精彩分享。他们以自身深厚的职业精神为引领,用生动的案例和深刻的见解,结合丰富的行业经验以及独特的人生智慧,为学生们指引职业发展方向。一位大二的同学表示,“听了这场分享,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学生,才发现自己对AI时代的理解还远远不够,接下来我会加倍努力地学习”。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深化“科教人”融合
杭师大信息学院一直在着力构建与完善“融理工·精数智·践创新·领未来”的“新工科”跨界数智人才培养体系。作为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试点学院,一直注重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从政策激励、产教融合、科教互促、应用实践等多路径探索“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实践创新育人模式,与100余家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合作搭建协同育人桥梁,建有省级重点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市级“互联网大数据综合实训产学基地”等实践平台,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科竞赛及实践活动。“如何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AI时代的需求,这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信息学院党委书记周春儿表示。
(责任编辑:朱陈渐 赵韵茹)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