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二所建有卫星海洋环境监测预警全国重点实验室和海底科学与划界全国重点实验室,建有三个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与浙江省共建有浙江省海洋科学院和浙江省东海实验室,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有交大海洋学院和二所极地深海技术研究院。此外,二所还建有海洋检测中心、海洋标准物质中心等技术服务机构和技术支撑体系,在浙江临安建有科技研发基地。
全所现有在职职工4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浙江省特级专家4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10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96人,形成了一支院士领衔,杰青、优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等国家级人才领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并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海洋二所是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海洋科学一级学科授权点评估成绩为“B+”,并列全国第四。现有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有:目前具有海洋科学(含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四个专业)、资源与环境、遥感科学与技术等三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等两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所科研和生活环境优越,研究经费充足,论文选题丰富。在读期间,除了享受国家规定的各类奖助金外,还会发放较高的所助学金和助研津贴,硕士研究生平均待遇在浙江省高校中位居前列。同时,研究生在读期间有参与国际合作以及参加五大洋与南北极科学考察机会。
海洋二所与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共建海洋学院,有40位余位研究员兼任博士生导师,近年来有多位毕业硕士研究生前往这些高校继续深造。
2025年我所所有专业均有名额接受调剂,欢迎符合我所调剂要求的优秀考生调剂我所。调剂考生在符合国家关于硕士研究生调剂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各专业(方向)对申请同一招生单位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需遵循初试总分从高到低排序的原则,根据剩余招生计划和复试比例确定调剂复试名单。现就有关要求和工作安排公告如下:
一、调剂具体要求
1.调剂考生初试成绩须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A类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并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2.调剂考生第一志愿专业与调入专业相同相近,或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相近,原则上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
3.物理海洋学、遥感科学与技术、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资源与环境等专业招收的考生,初试统考科目要求有统考数学,专业课二的初试科目须与专业(方向)相近。
4.物理海洋学、遥感科学与技术、海洋地质、海洋生物学和海洋化学等专业要求报考类别须为学术型硕士。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资源与环境等专业可接收专业型硕士调剂,其中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除接收工科相关专业学术型硕士考生调剂外还可接收资源与环境(0857)、土木水利(0859)专业型考生调剂,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除接收工科相关专业学术型硕士考生调剂外还可接收电子信息(0854)、机械(0855)和资源与环境(0857)专业型考生调剂。
5.所有调剂考生必须通过教育部指定的“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调剂报名,所有线下调剂录取行为一律无效。
二、调剂相关程序
1.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网上调剂意向采集系统”开通后,符合调剂条件且有调剂意向的考生,可提前通过系统查询到我所调剂专业及要求,做好调剂准备。
2.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以下简称“调剂服务系统”)开通后,调剂考生登录调剂服务系统网站,填报调剂志愿。
3.我所在调剂服务系统正式公布调剂信息及有关要求,每次开放调剂系统持续时间不低于12个小时。
4.我所通过调剂服务系统筛选调剂考生,通过调剂服务系统发出复试通知。如考生未及时接受,我所将取消其复试通知。在确定复试名单后,实验室通知相应考生准备复试材料参加复试。
5.复试结束后,我所将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给通过复试的调剂考生发送待录取信息。
6.调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确认拟录取信息。
其他未尽事宜请考生密切关注我所公布的《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方案》及相关通告。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研究生办公室
2025年3月27日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