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细数那些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会考到的传统节日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  作者:中公教育  2015-02-10    

  在公职考试中,对于我国传统节日风俗的考察很多。例如,2014国考考察了“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这些诗句所对应的中国传统节日。在省考中也经常考察节日的来历。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传统习俗离我们越来越远,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带大家来“恶补”一下吧。

  一、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

日期

习俗

备注

除夕

农历十二月二十九(小月)/农历十二月三十(大月)

贴春联、贴窗花、燃炮竹、守岁、拜年、包饺子

常统称为“大年三十”

春节

农历一月一日

元宵节

农历一月十五

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

又称“上元节”

寒食节

清明节前一天

禁烟火、吃冷食

 

清明节

公历4月5日

扫墓、植树、踏青

“二十四节气”之一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饮雄黄酒

又称“五月节”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

祭祖

俗称“鬼节”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吃月饼、赏月、赏桂花

又称“团圆节”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

登高、赏菊、插茱萸

现代称“老人节”

  二、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诗句

  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宵节:“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寒食节:“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端午节:“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中秋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重阳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三、传统节日或习俗的来历

  春节:舜继天子位,带领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

  元宵节燃灯:明帝提倡佛教,听说正月十五佛教僧人会观佛舍利,点灯敬佛,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点灯敬佛,并令士族庶民都挂灯。元宵节燃灯的习俗从而逐渐形成。

  端午节吃粽子: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当地百姓闻讯划船捞救,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百姓们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形成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中秋节吃月饼: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广大中原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搜查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派人把“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并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起义成功后,朱元璋下令将起兵时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中国教育在线公务员APP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公务员电子周刊

滚动新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