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让互联网“最大变量”成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最大增量”
2023-08-23 10:38:00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事关党的长期执政,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福祉。7月14日至15日,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鲜明提出网信工作的使命任务,明确“十个坚持”重要原则,并对网信工作提出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指示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战略性、指导性,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师生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消费方式、话语方式、传播方式等发生了显著变化,深刻改变了宣传思想发展格局,成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最大变量。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新时代新征程,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十个坚持”为根本遵循,使互联网变成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发展的最大增量。

  着力提升网络运用能力,发挥网络文化建设最大增量。

  一是注重高质量网络内容策划。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发挥网络传播优势,立足学校特色,充分发挥“以小见大”“以故事话发展”的宣传方式,讲好“高校故事”,推出成就性、典型性、有特色的宣传报道,加强网上正面宣传;要紧紧围绕突出主题主线、突出思想内涵、突出家国情怀、突出师生参与、突出展示国家形象的要求,把握宣传节奏,注重效果导向,着力提高宣传报道质量水平。二是加强网络宣传平台建设。建好高校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官方抖音号等网络宣传平台,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发布服务。同时,要注重平台的设计和用户体验,使其更具吸引力和互动性。三是加强网络宣传人才培养。培养一支专业的网络宣传队伍,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通过组织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交流学习等方式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熟练运用网络工具和技术进行宣传工作。四是制定网络宣传策略。根据高校的宣传需求和目标受众,制定相应的网络宣传策略。包括确定宣传内容、选择合适的宣传渠道、制定发布计划等,以确保宣传效果最大化。

  着力增强舆论引导能力,增强网络舆情应对最大增量。

  一是压紧压实学校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坚持党管互联网,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二是建好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建立专门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及时了解和掌握网络上与高校相关的舆情动态。通过智慧软件和智能手段对舆情发展的趋势及走向进行靶向监测、定点跟踪、科学分析,及时发现并应对负面舆情,同时抓住正面舆情,进行宣传和引导。三是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团队建设。组建一支专门负责网络舆论引导的团队,包括舆情信息员、新媒体管理员、舆情专家等,通过撰写文章、发布微博、发布微信推文、跟帖互动等方式,积极引导网络舆论,传递高校的正面声音。四是与网络媒体进行互动交流。与网络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参与网络媒体的报道和讨论。通过与网络媒体合作,可以扩大高校的声音和影响力,更好地引导网络舆论。

  着力提高网络评论能力,培育网络宣传骨干最大增量。

  一是建设专门的网络评论队伍。组建一支专门负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网络评论团队,包括网络评论员、编辑、策划等。他们负责撰写评论文章、回复用户评论,并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发布和互动。可以通过组织培训班、专家授课、网评演练等方式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熟练运用网络工具和技巧做好网评工作。二是加强网络评论平台建设。建设高校官方网站、社交媒体平台等网络评论平台,可以结合微博超话、百度贴吧、交流社区等平台,提升网评员参与评论的交流和互动空间。三是制定网络评论建设性策略。根据高校的宣传需求和青年师生目标受众,制定相应的网络评论策略。包括确定评论的重点内容、回复用户的方式和风格等,以确保评论的质量和效果。四是加强与用户的互动和沟通。积极回复用户的评论,与用户进行互动和沟通。倾听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提高师生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满意度。

  着力加强信息管理能力,实现网络风险防范最大增量。

  一是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建立高校网络安全管理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明确责任分工和管理权限。制定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确保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运行。二是加强网络安全技术保障。采用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包括防火墙、检测系统升级、数据加密等,保护高校网络系统安全。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漏洞扫描和风险评估,及时修补漏洞,防止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三是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和培训。主动适应信息化要求,增强数字化发展本领,组织网络安全知识讲座、培训班等活动,提供网络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加强对高校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提升他们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防范能力。四是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监测与预警机制。加强网络安全技能培训与演练,建立网络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理流程,确保网络安全事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和解决。提高网络安全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管网治网水平,形成良好的校园网络生态。(作者:张雷,中国计量大学宣传部教师,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8-13 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