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备考 - 成考问一问

成考医学综合常考重要知识点总结

2025-06-21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考试科目总分值为150分,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成考医学综合常考重要知识点总结,供参考。

成人高考医学综合常考知识点汇总

1.消化系统:消化管(十二指肠以上的消化管为上消化道,空肠以下为下消化道)和消化腺(口腔腺——口腔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胰)组成。

2.口腔:分为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

3.腭扁桃体:腭舌弓和腭咽弓之间的窝内。 咽峡分界—腭舌弓,腭垂,舌根。

4.舌:舌体、舌根、舌尖。

5.舌的黏膜:丝状乳头(最多)——感受触觉;菌状乳头、叶状乳头、轮廓乳头——含有味觉感受器(味蕾)。

6.颏舌肌:两侧的颏舌肌同时收缩——舌头前伸,一侧收缩——舌间伸向对侧 一侧瘫痪——偏向患侧。

7.口腔腺(唾液腺):腮腺(腮腺管:开口于平对上颌第2磨牙的峡粘膜处)、下颌下腺(颌体的内面,腺管开口与舌下阜)、舌下腺(开口于舌下阜)。

8.咽:上起颅底,下至第6颈椎下缘水平。鼻咽不是消化通道,鼻咽侧壁上有咽鼓管咽口,口咽处有腭扁桃体,喉咽处有梨状隐窝。

9.食管:颈部、胸部、腹部。三个生理狭窄:咽与食管相续处,15cm;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25cm;食管穿膈的食管裂孔处,40cm。

10.胃:上缘——胃小弯(最低处称胃切迹); 下缘——胃大弯 上口——贲门 下口——幽门。

幽门部和小弯附近是胃溃疡的好发部位。 胃的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11.小肠:十二指肠(上部、降部、水平部、水平部。左侧与幽门相连处称十二指肠球,溃疡好发部位。降部的后内侧壁粘膜面有十二指肠大乳头,胆总管和胰管开口处。 十二指肠悬肌是空肠起始的重要标志。 吸收在空肠

12.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盲肠与结肠的三个特征性结构: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

13.阑尾:为一蚯蚓状盲肠,6——8cm,附于盲肠后内侧壁,其尖端游离。根部3条结肠带汇集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出,

14.直肠:两个弯曲,上部的称骶曲,下部称会阴曲。直肠壶腹:腔内常有三个直肠横劈,有滞留粪便的作用。

15.肛管:肛柱的下端形成齿状线,上下不一样,胚胎来源不同。

16.肝:可分泌胆汁,肝门——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肝管,神经和淋巴管出入肝的部位

位置: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在右锁骨中线平第5肋弓。在左右肋弓可触及肝

17.肝门:前方——方叶 后方——尾状叶

18.胆囊:在肝的胆囊隐窝内,有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功能。胆囊底,胆囊体,胆囊颈,胆囊管四部分。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胆囊三角。 肝左、右管——肝总管 肝总管,胆囊管——胆总管

19.肝胰壶腹——十二指肠降部,胰头之间与胰管汇合而成。

20.胰:消化腺,内分泌腺。

21.腹膜:壁腹膜和脏腹膜,相互移行围成的间隙:腹膜腔(内无任何脏器,有少量浆液)男性完全密闭,女性与外界相通。

22.腹膜内位器官:胃,有系膜的肠管(空肠、回肠、横结肠、乙状结肠、阑尾)卵巢、输卵管等

23.腹膜间位器官:肝、胆囊、膀胱、子宫等

24.腹膜外位器官:肾、肾上腺、输尿管、胰等

25.小网膜:双层腹膜,肝门与胃小弯之间的肝胃韧带(左侧部分);肝门和十二指肠上部的肝十二指肠韧带(右侧边缘)。 肝十二指肠韧带:肝门静脉,肝固有动脉,胆总管,都有N和淋巴管。

26.大网膜:四层腹膜,防御作用

27.肝肾隐窝:仰卧位最底点, 男性:直肠膀胱陷凹,女性:膀胱子宫陷凹,直肠子宫陷凹。站立或半卧时——最底点。

成考医学综合知识点复习

1、血细胞的组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2、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3、血浆蛋白的功能:运输,缓冲,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免疫,参与凝血和抗凝血。

4、血量:指循环系统中存在的血液总量,包括循环血量和储备血量。

5、全血粘滞性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血浆的粘滞性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6、血浆渗透压:

A晶体渗透压 血浆=组织液,保持细胞内外水平衡,维持细胞正常形态功能;

B胶体渗透压 血浆>组织液,保持血管内外水平衡;

正常人血浆的pH值为7.35~7.45,最主要的缓冲对是NaHCO3/H2CO3。

7、造血中心:造血干细胞→卵黄囊→肝→脾→骨髓。

8、血细胞发育成熟过程:造血干细胞→定向祖细胞→前体细胞。

9、血红蛋白浓度:男:120~160g/l;女:110~150g/l。

成考医学综合中耳的组成知识点

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乳突窦、乳突小房,为一含气不规则腔道。

(一)鼓室

鼓室是颞骨岩部内含气的不规则小腔,位于鼓膜与内耳之间。内有听小骨、韧带、肌肉等。鼓室内面及其内各结构皆覆有粘膜,此粘膜与咽鼓管、乳突窦、乳突小房结构的粘膜相延续。

听小骨有3块,彼此连接,连于鼓膜与前庭窗之问,与鼓膜接触的为锤骨,与内耳前庭窗相连的为镫骨.连于两者之间的为砧骨。当声波振动鼓膜时.三个听小骨的连续运动,将声波的振动传入内耳。并能增大压强20余倍。与听小骨运动有关的肌肉有鼓膜张肌和镫骨肌。能调节鼓膜的紧张度和调节对内耳的压力。对鼓膜和内耳有保护作用。

鼓室蹙的上壁为一薄骨板与颅中窝相邻,因此鼓室的炎症可波及颅内。在内侧壁面神经管凸内有面神经通过,由于管壁很薄,有时甚至缺如,故在中耳炎或中耳手术时.易损伤面神经。

(二)、咽鼓管

咽鼓管,为连通咽与鼓室之间的管道,可分为外侧的骨部和内侧的软骨部。管的外端开口于鼓室前壁;内端开口于咽腔鼻部,借此管维持鼓室与外界气压的平衡,保证鼓膜的正常振动,小儿咽鼓管较成人的短粗,且接近水平位,所以,临床上多见小儿咽部的感染易沿此管侵入鼓室,引起中耳炎。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2、当前学历

3、提升学历目标

4、意向学习方式

报考所在地
*
*
*
- 声明 -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首页 考生自助服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