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2022年专升本语文考前模拟练习题
2025-07-08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一、选择题
1.《李将军列传》选自 ( )
A.《国语》
B.《战国策》
C.《史记》
D.《左传》
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最能体现“兼怀子由”的词句是 ( )
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孔子所说的“小康”社会指的是 ( )
A.五帝时代
B.商周时代
C.“三代之英”时代
D.春秋时代
4.小说《风波》的线索是 ( )
A.九斤老太的八十大寿事件
B.辫子事件
C.张勋复辟事件
D.六斤裹脚事件
5.李白《行路难(其一)》中运用比喻手法来表现诗人仕途上遭遇挫折的诗句是( )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下面哪部作品的出版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 ( )
A.《家》
B.《呐喊》
C.《春蚕》
D.《骆驼祥子》
7.柳永的词集是 ( )
A.《乐章集》
B.《漱玉词》
C.《淮海词》
D.《珠玉集》
8.老舍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是 ( )
A.《骆驼祥子》
B.《茶馆》
C.《龙须沟》
D.《月牙儿》
9.李斯的《谏逐客书》选自 ( )
A.《左传》
B.《史记》
C.《战国策》
D.《国语》
10.《宝玉挨打》中,说“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到这个分儿”这句话的是 ( )
A.袭人
B.林黛玉
C.贾母
D.王夫人
11.《爱尔克的灯光》中故居照壁上的四个大字是 ( )
A.礼义廉耻
B.光明正大
C.家门和顺
D.长宜子孙
12.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表达思归情感委婉曲折的词句是 ( )
A.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B.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C.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D.想佳人妆楼颐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13.《宝玉挨打》中描写探伤时,“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说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这个人物是 ( )
A.林黛玉
B.薛宝钗
C.王熙凤
D.袭人
14.《冯谖客孟尝君》中最能表现冯谖政治才能的情节是 ( )
A.弹铗而歌
B.焚券市义
C.营造三窟
D.乘车过友
15.下列词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是 ( )
A.遥岑远目
B.献愁供恨
C.玉簪螺髻
D.求田问舍
16.小说《苦恼》中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展示了“人与马”之间的关系。这两方面又构成了 ( )
A.对比关系
B.类比关系
C.象征关系
D.层递关系
17.“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交融运用了 ( )
A.夸张、排比、比喻
B.比喻、拟人、排比
C.借代、对偶、拟人
D.拟人、夸张、对偶
18.贾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是 ( )
A.与小旦琪官交往
B.淫辱母婢金钏儿
C.贾环的拨弄是非
D.背离封建礼教
19.“既来之,则安之”这句古语出自 ( )
A.《论语》
B.《孟子》
C.《左传》
D.《战国策》
20.《日出》中没有下面哪一个人物 ( )
A.翠翠
B.陈白露
C.翠喜
D.小东西
二、古文阅读题
1.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籍时尚小,粗问巡、远事,不能细也。云:巡长七尺余,须髯若神。尝见嵩读《汉书》,谓嵩曰:“何为久读此?”嵩曰:“未熟也。”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嵩惊,以为巡偶熟此卷,因乱抽他帙以试,无不尽然。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巡应口诵无疑。……
从内容上看,这段描写与睢阳保卫战无关,是否多余?为什么?
2.这段文字表现了张巡怎样的性格特点?
3.这段文字运用了哪几种人物描写方法?
4.阅读《世说新语.石崇与王恺争豪》,然后回答问题。 石崇①与王恺②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③,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日:“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者甚众。恺惘然自失。 注:①石崇:东晋时的富豪。②王恺:晋武帝的舅舅。③扶疏:繁茂挺拔的样子。
请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比: 讫: 疾: 恨:
5.这则短文表现了石崇怎样的性格特征?最能表现这一特征的是哪个细节?
6.文章为什么要介绍王恺的身份及珊瑚树的来历?
7.阅读《短歌行》中的一段,然后回答问题。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乌鹊”和“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喻义分别是什么?
8.“周公吐哺”用典的意旨是什么?
9.由此可见,全诗表达了曹操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现代文阅读题
1.阅读《故都的秋》中的片段,回答下列小题: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这段文字中,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达他的感情的?
3.这段文字所呈现出的北平秋日景观萄面是什么?
4.阅读契诃夫《苦恼》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 暮色晦暗。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落在房顶、马背、肩膀、帽子上,积成又软又薄的一层。车夫姚纳.波达波夫周身白色,像个幽灵。他坐在车座上一动也不动,身子向前伛着,伛到了活人的身子所能伛到的最大限度。哪怕有一大堆雪落在他身上,仿佛他也会觉得用不着抖掉似的……
本段中的景物描写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5.在这里作者对马车夫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6.这两段文字的描写与全文的中心思想有何关系?
7.阅读老舍<断魂枪》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谁不晓得沙子龙是短瘦、利落、硬棒,两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可是,如今他身上放了肉。镖局改了客栈……只是在夜间,他把小院的门关好,熟习熟习他的“五虎断魂枪”。
这里是用什么描写手法来刻画沙子龙的形象的?
8.沙子龙夜间练枪的活动表现了怎样的心理?
9.“镖局改了客栈”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