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重庆邮电大学朱浩教授团队研发重庆首款采茶机器人
2025-04-03 10:20:00
重庆邮电大学

  2025年3月31日,在重庆市永川区,由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朱浩教授团队与市农科院茶研所联合研发的重庆首款“山地名优茶智能采摘机器人”正在科研试验基地忙碌着。“2秒采摘一片叶,全天候不间断作业”,这款采茶“神器”为解决茶产业“用工难”、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科技新动能。

  在茶山竹海连绵的绿意中,这台由人工智能技术加持的采茶机器人展现出不俗实力。通过高精度识别系统,它如“火眼金睛”般在枝叶间锁定符合名优茶标准的芽头,机械臂配合风力吸取回收装置实现无损采收,平均每2秒完成一次精准作业,识别准确率达90%。针对重庆多山地形以及永川秀芽等名优茶特点,机器人不仅适应性强,更能全天候高效运转,有效填补采茶旺季人力缺口。

  “我们攻克了四大难题:看得清、定得准、采得好、能回收。”朱浩教授介绍,团队充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复杂环境下芽叶智能识别;通过三维坐标大大提升采摘精度;机械臂实现柔性采摘,确保芽叶完整性;利用风力巧妙吸取回收,实现全链闭环。目前,该机器人采摘精度已达2-3年经验茶工水平。

  茶叶是我市着力打造的“3+6+X”农业产业集群之一,全市茶园总面积超100万亩,但人工成本高、季节性用工紧张长期制约着产业发展。我校与重庆市农科院茶研所协同攻关,以人工智能、自动化等技术为切入,实现了相关领域关键难题的突破。通过智慧化手段保障茶叶采摘的标准一致性,为产业降本增效提供新路径。朱浩还表示,未来科研团队将继续攻关,进一步提升机器人的作业效率,推进设备轻量化升级,在采茶生产环节实现机器换人,加快茶产业智能化升级。

  一直以来,重庆邮电大学始终致力于以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庆首款“山地名优茶智能采摘机器人”的成功研发,既是学校“新工科”建设融合现代农业的实践典范,也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特色产业升级提供了智能化解决方案。未来,我校将持续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

  据悉,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新社、新华网、中国教育电视台、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重庆科技报、华龙网、上游新闻等主流媒体进行了现场采访报道。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