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迭代速度会否比肩手机?电池能量密度与安全性能如何兼顾?11月3日,一场以“汽车产业变革及实践——迎接新能源汽车产业新变革 共赢新未来”为主题的讲座在重庆理工大学两江校区成功举办。近200名青年学子与行业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前沿变革与发展新机遇。

讲座现场
本次讲座由重庆理工大学两江校区党工委、两江校区管委会主办,旨在搭建高校与产业交流的平台,引导青年学子深入了解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状与未来。

李文兵作专题讲座
讲座伊始,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产业发展总监、高级工程师、长安大学副教授李文兵,以其深厚的行业经验和学术背景,为在场学子带来了精彩的分享。他从新能源汽车的基础概念入手,清晰界定了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这三大技术分类。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运用“神经中枢”、“能量核心”等形象生动的比喻,将新能源汽车复杂的“大三电”(电机、电控、电池)与“小三电”(DC/DC、OBC、PTC)系统功能和作用娓娓道来,让晦涩的技术概念变得通俗易懂。同时,他系统梳理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十二五”到“十四五”期间的技术研发脉络,并结合行业发展趋势,明确指出了固态电池、一体化压铸等关键技术的发展方向,生动展现了“课堂知识”与“产业应用”的深度融合。

学生提问
在互动环节,重庆理工大学的学子们踊跃提问,将对行业的热切关注转化为对前沿问题的深度探究。他们围绕“新能源汽车的迭代速度是否会像手机一样快速?”、“电池能量密度与安全性能如何平衡?”等核心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李文兵副教授结合丰富的行业实践,逐一进行了耐心解答。他引导学生们思考技术研发与用户需求之间的辩证关系,鼓励他们将创新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结合,让科技创新思想在青年学子心中真正落地生根,为未来的产业发展播下希望的种子。
此次主题讲座以行业实践为依托,不仅精准回应了学生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困惑,更将他们零散、碎片化的了解,转化为对产业的系统性把握,有效激发了学子们投身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巨大热情。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