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迈向数智时代!重庆市2025年高中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培训在重庆文理学院举行
2025-11-24 15:58:00
重庆文理学院

  2025年11月,重庆市2025年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高中信息技术)在重庆文理学院举行在为期十余天的密集研修中,来自全市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经历了一场从“技术赋能”到“育人铸魂”的全面洗礼。

  高位启动以空杯心态开启数智时代教学革新11月12日开班典礼上,重庆文理学院数学与人工智能学院院长马纪成明确提出,参训教师要“暂时放下日常教学的惯性思维,以空杯姿态主动参与每一场讲座、每一次研讨”,全面提升“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引领能力”,真正成为区域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坚力量”。培训学院副院长姚晓兰进一步阐述培训核心目标——打造“教学引领者、研究先行者、区域辐射者”,为整个培训奠定“学思用贯通”总基调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信息技术教研员周志鹏在《数智时代信息科技教师课堂教学创新与核心素养培育能力提升》专题讲座中,构建数智时代信息科技教学的清晰框架,重点解析计算思维培育的逻辑路径与实践方法。下午,正高级教师斯庆和的《从传统到数智:中学信息科技教师教育科研实践路径》则有效破除了教师对教育科研的畏难心理,重构了“科研源于教学、服务教学”的认知。


  技术赋能从数据驱动到AI融合的教学变革11月13日,成都市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院长周文良在《数据驱动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变革》讲座中,通过典型案例展示了数据如何驱动智慧课堂与个性化辅导,为学员们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模型。当晚,重庆文理学院数学与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马新强教授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研究与数字化应用实践》专题讲座,更以“智变·思变·角色重构”框架,引导教师重新定位数字时代的教师角色。11月14日的“生成式AI赋能教育”专题日将技术培训推向高潮。重庆名师罗化瑜采用“理论奠基+实操演练+资源赋能”三维模式,深度解读《智能工厂:GAI助力“数字教育资源”全线智造》与《GAI赋能教师教育教学全流程》两大核心内容。学员们通过分组实操,从生成学科知识表单到设计AI互动环节,亲身体验了AI技术落地的全过程,建立起“AI可落地”的坚定认知。


  实践淬炼从课堂设计到送教课程的教学打磨11月15日上午,50名学员分三组展示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覆盖高中信息技术全学段核心知识点。在交流评议环节,学员们围绕教学目标精准性、重难点突破方法等展开深入探讨,通过互评打分评选出优秀案例,实现了“实战练兵、互学互鉴”。11月16日,优质课小组汇报方案优化活动进一步聚焦教学设计的精细化,各小组围绕教学目标精准化、教学内容结构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技术应用深度融合、评价设计过程化等维度,对汇报方案进行了精雕细琢,有效凝聚了集体智慧。11月17日下午,学员们共同研讨打磨《用AI创作歌曲:从智慧创作到规范使用》送教课程,通过细化AI作词、谱曲实操环节,确保课程贴合基层学校文化特色,同时强化生成式人工智能规范使用的教学要点,提升了课程的专业性、可操作性与合规性。


  师德铸魂从教育家精神到意识形态底线技术与教学之外,师德师风与意识形态教育贯穿培训始终。11月15日下午,重庆市永川区教委付永洪书记以重庆小面巧妙比喻,生动阐释了师德师风与教育家精神的核心内涵。他从“时代的呼唤、历史的回响、身边的榜样、红线与底线、融合的路径”五个维度,系统阐述了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路径11月22日,重庆文理学院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蒋礼文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专题讲座。他通过网络典型案例,深入分析了意识形态工作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并提出“信息科技教学融入意识形态引导”的具体建议,为信息科技学科育人筑牢了思想根基11月21日上午,成都师范学院郭平教授的《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做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数字化教师》专题讲座,从“新时代教育认知”和“新时代教师要求”两大维度,为参训教师描绘了“专业化+数字化”成长的清晰路径。


  校际交流从优质课堂到科创实践的实地感悟11月18日,学员们先后参观永川中学、清华中学和育才中学。在永川中学,学员们参观了拥有三百年文脉的校史馆和投资800余万元的重庆市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创新基地,并观摩了杨梅老师的重庆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例《心语“蹦”发》。永川中学信息发展中心主任李念平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与教师发展》专题讲座,更从课程理念、体系构建到教师发展提供了系统指导。在清华中学,学员们观摩了刘小枫老师2025年全国信息科技优质课大赛特等奖课例《K-Means聚类算法助力科学植树》,并听取了王书浩老师《以赛促学,以创赋能》的机器人项目专题分享。在育才中学,学员们参观陶行知纪念馆感悟“生活即教育”理念,实地考察科创中心,并与学校老师就科创活动组织、信息学奥赛培养等话题深入交流。11月20日永川昌南中学校参观学习活动则通过两节风格迥异的示范课展现了教学多样性。刘小琴老师的《数据算法及其描述》以传统讲授方式展现扎实功底,而谭宝花老师的《用AI创作歌曲:从智慧创作到规范应用》则以项目式教学彰显技术融合的魅力。随后的专题研讨《AI时代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挑战与应对》,为学员们提供了直面现实教学困境的交流平台。

  成果展示从课程设计到专家引领的专业精进培训的成果集中体现在11月21日下午的小组课程设计展示与专家评课环节。六个高中信息科技课程设计依次展示,涵盖数据编码、数据可视化表达等核心内容。重庆文理学院罗代忠教授从“高屋建瓴”视角,肯定课例文化与技术融合的创新思路,建议强化“计算思维进阶培养”;万州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刘彬则从课例细节切入,提出优化数字化工具操作指引、细化分组任务等具体建议。随后,龙秋黎老师的智慧教育分享展示了AI与游戏化结合的教学案例,为技术赋能教学打开了新视野。

  收官启新从阶段性总结到未来展望11月22日,随着意识形态专题讲座的结束和第一阶段培训总结会的举行,本期培训圆满落下帷幕。重庆文理学院高峰老师对第一阶段工作进行全面回顾,介绍后续培训安排,为参训教师描绘持续成长的完整路径。回顾这十余天的密集培训,从政策解读到课堂实践,从数据驱动到AI融合,从技术工具到师德铸魂,从校内研课到校际交流,培训构建“理念更新——技术掌握——实践淬炼——师德提升——辐射引领”的完整培养体系。学员们不仅更新了教育理念,掌握了前沿技术,更在实践交流中提升了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明确了作为市级骨干教师的使命担当。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5-10 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