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智能打造人才育成新范式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多元赋能职教创新
2025-06-23 11:02:00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教学创新团队于2023年被认定为重庆市第二批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团队由20名核心成员构成,其中高级职称占比85%,“双师型”教师达100%,汇聚全国模范教师、国家卓越工程师和全国技术能手等杰出人才21人,成员获评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永川工匠和永川区教学名师等称号,形成“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的三层架构式人才梯队。团队依托教育部工业机器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全国智能制造与机器人运维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10余个国家级平台及20个市级平台,深度整合“政行企校”资源,构建“五链闭环、五共协同”育人机制,开创“新业态引领、数据赋能、产教科融合”的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新范式。

  创新机制:数据驱动构建“五链闭环”产教融合生态

  面对智能制造新业态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变革,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投资1000万联合华中数控等龙头企业共建全国首个“智能装备在线大数据监测与运维平台”(Robot120中心),基于10万台智能装备运行数据共享,首创“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收益权”四权分置机制,破解产教深度融合壁垒。牵头成立全国智能制造与机器人运维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联动208家企业、院校,构建产业链、技术链、专业链、人才链、服务链“五链闭环”体系,实施“共建基地、共管学院、共育人才、共营项目、共享资源”五共协同策略。依托该机制建成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高端智能装备与虚拟仿真)、2个重庆市现代产业学院及马来西亚海外实训基地,形成“数据链-资源链-服务链”多维融合的育人生态。

  模式革新:“一引领·四提升·三支撑”育匠体系

  团队首创新业态引领的“一引领·四提升·三支撑”育人模式:以数字素养与系统思维培养为目标引领,构建“新业态导入→专业群平台→跨专业项目→顶岗实习”四阶提升课程体系,开发《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等36部新形态教材(5部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建成国家精品课程《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等15门重庆市精品在线课程及3个市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创新“团队+项目+平台”三支撑教学策略,选聘38名企业导师实施校企双导师教学,将“1+X”证书标准、国际赛事项目、企业技改案例转化为教学项目。近三年学生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实现重庆市高职该赛项历史突破)、世界机器人大赛冠军等国家级奖项179项,对口就业率97.8%,为华中数控、百度智行等企业输送技术骨干300余人,高端就业率86%。

  平台赋能:打造“四位一体”技术服务平台

  创建“学产、学服、学研、学创”四位一体育人平台。学产平台:联合中船集团等共建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工信部产教融合试点专业,开发老挝国家工业机器人技术员职业标准;学服平台:运营Robot120中心为516家企业提供智能装备监测服务,监控设备超10万台,获专利240项,年技术服务收益超500万元;学研平台:依托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承担省部级课题20项,研发“数控机床减震降噪装置”等成果提升企业生产线效率30%;学创平台:联合国家高新区建成3级众创空间,孵化农田物联网监测系统等科创项目,指导学生获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奖项20余项。


  社会辐射:贡献职教改革“重庆方案”

  团队成果获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权威媒体报道152次。牵头制定《工业机器人技术“三贯通·四融合”专业建设路径》等省部级教改方案,在全国职教博览会等论坛推广经验,辐射586所院校。国际影响力显著:建立马来西亚实训基地,开发柬埔寨“中文+职业教育”项目,承办金砖国家技能大赛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集成等国际赛项,获“中国-东盟教育交流”技能大赛特等奖4项。团队党建成果突出:团队所在教师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重庆市党建“双创”样板支部,2名党员获评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

  未来规划:深化共同体建设与全球输出

  团队将持续完善“全国智能制造与机器人运维行业共同体”协作机制,深化与华中数控共建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聚焦新质生产力需求,推进“人工智能+机器人”课程改革,建设国家级工业机器人教学资源库。加速国际标准输出:拓展“鲁班工坊”合作项目,开发“一带一路”国家职业标准,举办中国-东盟职教高质量发展论坛,推动“重庆方案”服务全球智能制造人才培养。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