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
姜斯宪,1954年9月生于江苏,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博鳌亚洲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
与改革开放同行,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而奋斗
与改革开放同行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而奋斗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专访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
陈志文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
专访
姜斯宪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他与上海交通大学的故事,要从1978年说起。在学校读书工作17年,而后在上海、海南党政机构任职20年,2014年回归母校。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多年的领导工作实践使他对高校治理和教育改革发展具有独到见解。

他与上海交通大学的故事
他与上海交通大学的故事
陈志文:
您参加了1977年高考,并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液压传动与气动专业。您觉得,上海交通大学是一所怎样的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精神又是什么?
姜斯宪:
上海交通大学的办学历程可以追溯到122年前,学校的前身南洋公学诞生于甲午战败的硝烟和觉醒之中。历经建国初期的院系调整、部分西迁,交通大学对共和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交大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综合实力稳居国内高校第一方阵。如今已成为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进军的排头兵。因此我们常说,交通大学“因图强而生,因改革而兴,因人才而盛”。
百余年的薪火传承、风雨砥砺,铸就了上海交大“求真务实、努力拼搏、敢为人先、与日俱进”的精神品格。与此同时,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也是交大人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情怀。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我们的学长钱学森毅然回到祖国。他说,“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正是因为以钱学长为代表的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们不仅赢得了世界的尊重,更收获了生活的美好。
陈志文:
在读大学时,上海交通大学给您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姜斯宪:
印象最深的就是发奋读书吧。我进大学的时候,26个英文字母都认不全,不会解一元二次方程,也不知道什么叫有机化学。就是在这样一个起点上,我们“77级”开启了惜时如金的学习生涯。
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当时我们每周用于学习的时间竟然高达80小时,而这些时间是靠千方百计“挤”出来的。挤掉了周末和节日,挤干了娱乐和社交,挤扁了吃饭和睡觉。“学霸”就是这样炼成的。我的一位室友,家就住在离学校几公里的地方,可他硬是一个学期只回了三次家,而三次加起来还不足一整天的时间。更有的同学,无论是餐厅就餐排队,还是外出乘车,甚至是课间休息,都要拿出一叠英语单词卡片,默记一番。如此艰辛的学习却让我们乐此不疲,主要是因为我们都有长达十年的时间没有坐在安静的课桌前了,所以我们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
我研究生时同班毕业的20位同学,有15位出国继续深造,都在国外获得了博士学位。就从这一点来看,勤奋是多么有意义!记得在母校83周年校庆大会上,一位老校友在历数自己的数位恩师之后,讲了一句“走出交大,天下考试都不怕”的话,引起全校师生的强烈共鸣。我相信今天的交大学子也会发扬勤奋向学的传统。
陈志文:
在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上,“77级”有许多区别于其他年级的特点。
姜斯宪:
是的,确实有很多特点。比如,“77级”有很强的集体认同感,无论当年考进了哪所学校,只要是“77级”,彼此就十分亲切。又比如“77级”同学的年龄相差悬殊,我所在的那个班,最小的16岁,最大的30岁。后者上初中时前者还没出生,生活阅历自然相差很多。
陈志文:
您这一代大学生可以说是读了两个大学,社会大学和知识大学。您觉得现在的大学生与您当时读书时有什么不同?
姜斯宪:
如您所说,我们这一代大学生经历了社会的历练,也为之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而现在的大学生,处在改革开放的新历史时代,视野非常开阔,有很多机会接触和了解社会。当然,他们经历的艰苦磨难不如我们当年,但我认为这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有时候,我也会与他们分享年轻时的一些感悟和困惑,能找到很多共同语言。
陈志文:
您认为,上海交通大学带给您的影响是什么?
姜斯宪:
首先,上海交通大学培养了我,如果没有上海交通大学,我很难成为一个有一定知识素养、能够为国家做一些贡献的人。与此同时,上海交通大学也为我提供了在奉献中发挥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陈志文:
您最初进入上海交通大学时,其办学条件是怎样的?2014年您再次回到上海交通大学任职,与1994年您离开时相比,感觉又有什么不同?
姜斯宪:
初入学时,上海交通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名校,尤其是在与船舶建造相关联的学科方向上实力很强。但理科、人文社科还不太强。当时整个国家百废待兴,学校的办学条件还较为艰难,校园很小,办学空间只有400多亩。
1994年我离开上海交通大学时,“211”工程刚开始实施。那时,我们面临的问题是,要保证有足够的教育经费来开展较高水平的教育活动。
2014年我回到学校,发现有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家经济的发展,高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大幅度改善。我们现在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怎样把国家给高等教育提供的强大支撑转化成人才培养的巨大优势,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
陈志文:
在人才培养方面,您觉得上交大这些年来有怎样的变化?
姜斯宪:
我觉得,上交大的人才培养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和提升,并且已经实现了向研究型高校的转变,研究生的数量扩大了很多倍。我毕业时那一届,上海交大总共有189名研究生毕业,包括186名硕士和3名博士。2014年我回到母校后参加的第一次研究生毕业典礼上,有5000多名毕业生完成了研究生学历。而且,就质量而言,如今研究生的平均水准肯定不逊色于我们当年的水准。
陈志文:
您有丰富的从政经历。这些经历对您有什么改变,对您办学有怎样的帮助?
姜斯宪:
在上海市工作的十余年中,我经历了6次大跨度的工作岗位变动,曾经有人问我:这些工作岗位变动是你主动争取的,还是被动接受的?我的回答是肯定没有主动争取过,但也不是“被动接受”,应该说是欣然接受组织上给我的机会和挑战。无论调我去哪个岗位,我都努力争取在新的岗位上主动学习,主动发挥力量。总之,我感谢组织对我的信任和给我的机会,也从中增加了知识和才干。
另外,也正是这十余年的从政经历,使我回到高校后,更进一步真切地认识到,高校应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我认为,应该鼓励高校的学者们接触社会,用科学知识和深刻见解,为社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一流大学与一流城市的共生互动
一流大学与一流城市的共生互动
陈志文:
在您看来究竟怎样才算是世界一流大学?
姜斯宪:
世界一流大学既有共性特征,更具有个性化的发展道路。研究当今世界一流大学,可以发现他们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都拥有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科,都培养了大批一流的人才、涌现出大批一流的成果等。
与此同时,它们的发展模式又是千差万别的,没有哪所一流大学是亦步亦趋、靠生搬硬套模仿他人而建成的。可以说,每一所一流大学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
中国高等教育抓住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实现了从规模到质量的全面提升,也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211工程”、“985工程”以及“双一流”建设等国家重点建设支持下,各类可比的办学指标迅速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有的已经进入世界前列。在日趋激烈的世界高等教育竞争中,这十分不易。
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反思,与论文、项目、经费等科研指标快速增长相比,我们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如何成为真正的一流?从根本上来讲,培养一流人才,是大学永恒的核心使命,人才培养质量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本真”。看一所大学办得怎么样,关键还是要看它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从这一核心使命出发,我们还任重道远。
陈志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您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姜斯宪:
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之路,一定要立足中国国情、扎根中国大地、服务中国需求,发展模式要体现中国智慧,可比指标要达到世界一流。
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我们要做的,不是照搬哪一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模式,而是充分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有益经验,准确把握世界一流大学的本质特征,抓住历史机遇,走出自己的路。
首先,世界一流不等于西方标准。世界的目光正聚焦到世界的东方,人们期待的不是在中国重建起一所牛津或者哈佛。我们要看西方标准,但不唯西方标准,要破除“符合西方标准就行、不符合西方标准就是陈旧落后”的错误认识,正本清源而不亦步亦趋。要自信而又坚定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在数量上提高、在质量上提升,为世界一流大学注入中国元素,丰富和繁荣世界高等教育。
其次,中国特色不代表另起炉灶。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党和政府在总结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基础上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方略。中国特色不是去国际化,更不是抛开行业标准另搞一套标准。得不到国际认可的一流大学不能叫做世界一流大学。所谓中国特色,是在坚持世界一流水平的前提下更加符合中国现实发展需要,是扎根中国大地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是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深度融合在一起的独特道路。
陈志文:
刚刚您提到了一流人才的培养,当前高等教育“重科研、轻教学”现象讨论比较多。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您怎么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
姜斯宪:
如果仅仅是以“零和游戏”思维在这两者之间做平衡选择,那不可能破解这一难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都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强调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并不是要弱化其它职能。学校发展每一个方面的进步都会体现为办学水平的提升,最终也必然会转化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没有高水平的学术研究,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所以,我比较同意一个说法,科研是源、教学是流。
对于高等学校而言,我们应当进一步澄清对学术研究成果表现形式的认识,发表论文、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学术成果的表现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样也是学术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而且应当是一流大学学术研究最为基础的成果体现形式。
陈志文:
您怎么看待高校与所在城市之间的关系?上海是一个发展非常迅速的国际化的大都市,作为地处上海的“双一流”建设重点高校,上交大又是怎么融入这个城市的发展的?
姜斯宪:
我认为一所大学应该很好地融入到一流城市的成长之中。城市与大学呼吸与共,城市因大学而兴,大学因城市而盛。
上海无疑是跻身世界一流的大都市,需要有更多的世界一流大学。作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上海交大努力配合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目标开展了有组织的科研工作,产生了一批又一批重要成果。
陈志文:
上海市教育大会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到2035年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现代化,建成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一流教育的奋斗目标。那么,上交大又有哪些举措?
姜斯宪:
首先,坚持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近年来,上海交大坚持以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使命,实施了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立德树人的鲜明导向不断强化,“学在交大”的共同追求深入人心,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不懈努力结出硕果。“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成为交大毕业生的集体记忆。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海洋科技、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一批上海交大毕业生崭露头角,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其次,坚持以深入推进综合改革为根本动力。2014年岁末,经国家教改办正式批准,上海交大综合改革方案正式实施。综合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以制度激励为核心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和探索以部市协同为支撑的高校自主发展道路。我们把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作为根本,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围绕人才强校主战略,持续深化“多元评价”改革,营造“‘进’者悦而尽才”的良好氛围。贯彻落实“放管服”,持续推进“院为实体”改革,形成校院协同发展、充满活力的发展态势。
第三,坚持以服务国家和上海发展为重要使命。作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上海交大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目标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工作,产生了一批又一批重要成果,荣获国家级和上海市级科技奖项数量一直名列全市高校第一。在反映原始创新能力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连续九年名列全国高校第一。2018年,在市政府和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李政道研究所、张江科学园破土动工。与临港集团共同建设的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进入实体化运行。人工智能研究院、医疗机器人研究院、航空发动机研究院挂牌成立,转化医学等高水平交叉研究平台相继建成。与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合作的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取得了许多高水平的咨政建言成果。
第四,坚持以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为发展路径。经过长期努力,上海交大已汇聚了2000余名具有海外长期学习或工作经历的优秀师资。本科生求学期间赴国外知名院校游学的比例已接近一半。与此同时,外籍教师来校工作的比例稳步上升,留学生的生源质量显著提升。上海交大密歇根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法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以及上海高级金融学院等国际化办学特区声誉卓著,并产生了良好的溢出效应。上海交大已经成为“以我为主”的国际合作办学高地。
面向2020年,上海交大将初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我们将倾力打造中国特色、上海气派的世界一流高等教育,努力实现让国人不出国门就能上世界一流大学的愿望。同时,积极向世界彰显中国大学风采,吸引世界一流的留学生来校接受学历教育和深度访学,努力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世界竞争力和上海的城市魅力。
陈志文:
上海交大与海南省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这个战略合作协议会对双方产生怎样的影响?  
姜斯宪:
参与海南建设和发展是上海交大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在教育部和海南省的直接关心和支持下做出的重要战略选择。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与海南的合作进展迅速,在医疗卫生、高等教育、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是以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原则,以协同创新发展为主线,立足实际,着眼长效,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挥上海交通大学引领作用及所长,服务海南自贸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之所需。双方将在教育、卫生医疗、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上海交通大学将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设立研究生院、研究院、重点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中心等分支机构,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平台。从而进一步促进国际国内一流的人才汇聚海南,服务海南,为海南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支持,进一步为海南发展贡献力量。
坚定不移地推进国际化战略
坚定不移地推进国际化战略
陈志文:
您还有一个国际组织的头衔,海南博鳌亚洲论坛咨询委员会成员。
姜斯宪:
是的。2006年11月我转任海南省副省长,后又担任三亚市委书记,这期间分管过多个领域的工作。其中,从2007年开始,我已连续参加了12次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并深度参与了论坛的组织和服务保障工作;在2010年年会上,我荣任博鳌亚洲论坛理事,直至2015年年会上转任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
陈志文:
参与的这12次年会,您所感受到的变化是什么?
姜斯宪:
如果要总结一下这些年所感受到的变化的话,那就是中国真的有了世界强国的地位了。当今世界人无问东西、国不分大小,都在关注中美关系的演变,都期望能达成双方可接受的解决方案。这与改革开放之初真有天壤之别了,与98年亚洲金融危机、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也不可同日而语。各国政要、企业家、学者交口称赞大而不骄、强而不霸、居安思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
我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的崛起不可阻挡,世界各国对中国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在很多国际场合,中国的声音很有影响力。
陈志文:
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瞩目中国。
姜斯宪:
中国自古就推崇,“天下为公”、“协和万邦”。在当今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个国家、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相互依存的程度也前所未有,这就需要当代的青年,要能够海纳百川、放眼全球,以“达则兼济天下”的胸襟和担当,“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
陈志文:
这可以说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那么,对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您怎么评价?
姜斯宪:
首先,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张和质量不断提升是毋庸置疑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不足2%上升到2018年的48.1%。不敢肯定“后无来者”,但绝对是“前无古人”。与此同时,高等教育质量显著提高。上海软科发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显示,中国内地知名大学在过去13年间的国际学术排名普遍上升了200位以上。《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导》“2016年全球顶尖大学排行榜”中,中国内地29所大学跻身全球前500强,超越日本(15所)成为亚洲龙头。这类排行未见得十分准确,也不应成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指挥棒。但它所反映的发展趋势则是不争的事实。
其次,高校师资队伍水平和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以上海交大为例,在近3000名专任教师中,有约2000人具有海外一年以上的学习或工作经历,其中约800人具有海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每年还有数百位外籍教师到校内来长期或短期授课或合作研究。我们的老师通过发表学术论文、参加学术会议、开展合作科研及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多种方式,开展了广泛的国际交流合作,走在了国内高校前列。
第三,学生的国际化程度空前提高。目前,上海交大四万多名在校生中有接近50%具有海外游学的经历或直接来自海外,这种国际化程度在4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而这种国际化的进程对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学校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是不可或缺的
陈志文:
“上海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好,同其开放品格、开放优势、开放作为紧密相连。”2018年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向来自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首脑这样推介上海。同样,我觉得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大学之一,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坚持了国际化的发展战略。
姜斯宪:
我觉得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发展所趋。培养一大批有全球视野,跨文化理解、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国际化创新人才,是上海交大的使命。
目前,交大与150余所著名大学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每个学院都有高水平的国际合作。近50%的同学在本科期间就会有海外游学经历,而研究生赴海外接受联合培养、出席国际会议或参加合作研究也是常态。
交大密西根学院、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分别以优异表现通过了国际认证(ABET、CTI、EUR-ACE),这有力地推动了学院乃至全校与世界顶尖大学开展学分互认、联合培养等深层次合作。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已成为国际商学院中的翘楚,其课程项目在《金融时报》等排名中名列前茅。
再如致远学院,2016年获得了全球教育创新奖,“致远荣誉计划”在全校覆盖面越来越广。
这些特区学院的溢出效应已经明显地体现在全校各院系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探索上。
陈志文:
随着高校国际化的发展,您是怎么看待高等教育中意识形态问题的?
姜斯宪:
我认为,高校要旗帜鲜明地坚守意识形态阵地。高校党的干部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都不能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当旁观者。我们要更加旗帜鲜明地阐释我们的立场、观点和制度安排,在意识形态领域加强正面引导。
陈志文:
我了解到,您坚持给学生们上思政课,并且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好评。在新时期,高校应该如何对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海交通大学有哪些方面的尝试?
姜斯宪:
当今的大学生群体,与其父母辈群体相比,视野更加开阔,心态更加成熟,对国家的未来更有信心,对中国共产党更有期待。这样的深刻变化并不是突然的跃升,而是改革开放持续发展的结果,也是高等教育界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结果。
其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既是维护高校政治稳定、健康发展的“压舱石”,也是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渠道”。我们既要从容自信地看待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也要实事求是地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更要旗帜鲜明地长期坚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以下四方面探索:
一是坚持价值引领与培育学术精神相统一。要把增强广大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有机地融入到知识探究、能力建设和人格养成的人才培养全过程中。
二是加强第一课堂和巩固第二课堂相统一。从战略高度和长远效果上看待思想政治课的价值,并努力提升各类思政课的质量。我们坚持十余年由党委书记在开学当天为全体大一新生上第一堂课,我曾自告奋勇去上“两课”。从中既切身体会到上好“两课”之不易,也增强了支持“两课”建设的责任感。同时,努力发挥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等特殊时刻以及各类讲座、报告、主题活动、社会实践和学生党团组织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特别是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意识。
三是夯实线下教育和加强网络思政相统一。充分运用网络等新媒体、新工具、新方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把深刻的道理通过鲜活的教育载体与表现形式讲得透彻、讲得生动、讲得有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四是强化队伍建设与推进全员育人相统一。多年来,学校逐步打造出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过硬的辅导员队伍,专职辅导员核心作用显著。另外,学校也加强了对教师的思想政治引领。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教师的教育教学、日常言行,对学生有重要影响。我们努力营造全员育人的整体氛围,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班主任、任课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以及管理和保障部门服务育人的作用,努力调动全校教职员工、广大校友以及各界人士关心学生成长成才的积极性。
陈志文:
在未来,您准备带领上海交通大学走向哪里?
姜斯宪:
现在上海交通大学正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我希望,在这一进程中,能够发挥自己一点点作用。
我们定了一个小目标,就是在2020年成为世界公认的百强大学之一。也确立了在2035年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2050年建成顶尖的世界一流大学的长远目标。我们将接续奋斗,把交大建成全球人才的向往之地、重大科技创新的策源之地、思想文化的引领之地。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走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交大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