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雅思写作: 低分原因分析

http://en.jybest.cn  小马过河    2015-09-23    

 

  特别提醒:科学填报志愿比取得好成绩更加重要。考试结束了,尽快估分选大学、确定志愿吧。请点击这里,帮你解决!

  如果考生们在备考过程中发现自己有类似错误出现,一定要及时改正,这样才会有进步的可能。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雅思写作低分原因分析吧。

  1、轻视小作文。

  由于小作文占作文分数的三分之一,大作文占三分之二(part 2 carries more weight than part 1),很多考生都高度重视大作文,却忽视了小作文的重要性。有些同学平时几乎很少练习小作文(即图表作文),在考场上20分钟内往往写不完,结果挤占了大作文的写作时间。

  2、过于依赖作文模板。

  照搬模板的同学写作分数基本上都在5-5.5分之间,从没上过6分。也有一些学生分数上6的,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没用模板,自己写。所以如果希望分数在6分以上的话,最好远离模板,自己原创。

  3、未写完或偏题。

  一些考生由于考试的时候没有控制好时间,作文没有写完就交卷了。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字数明显不够。

  第二、没有完整的结尾段。

  还有一些考生写着写着,一不小心就偏题,甚至跑题。因此要想取得保底的5分,首先要确保按时写完,而且不能偏题或跑题。

  4、思路窄,论证不够充分。

  思路窄是很多学生写作时的常见问题。由于现在雅思考生呈现出低龄化现象,这部分考生人生阅历浅,对各种社会问题缺乏认识。在考试中,他们普遍面临对问题本身没有太多了解,甚至用中文都感觉无话可说。另一方面,有些同学光有分论点,却没有能够对论点进行有效的论证。这些都导致其作文分数不高。同学们在备考雅思写作的时候,应该注意拓宽思路,多关注新闻和各类社会问题,多积累论点和论据。

  5、狂记单词,很少关注或不考虑单词的固定搭配。

  很多考生非常重视单个单词的积累,但只记忆单词的中文释义,使用时也从不重视单词的词性、差别及固定搭配。低分考生普遍习惯于根据单词中文释义“自由组词组句”,很少尝试去记忆并积极使用固定搭配的短语及句型。而纯正的英语注重连贯性的语言,考生大量记忆的单个单词只有被准确且有机地运用在固定搭配中,才能准确地表达意思。

  考生只有在写作考试中灵活、准确地使用固定搭配,而不是机械地堆砌单词的中文意思,才有可能成功“屠雅”。

  6、学语法学得好累,甚至排斥,却追求“长难句”走火入魔。

  其实,“语法不好”意味着从未真正懂过这门“学科”。长期以来,为了应付大大小小的英语考试,大家学英语的过程几乎等同于一个重复背单词的过程,考完试,大部分单词也就忘了。

  其实,单词固然重要,但是学习语言不等同于背单词。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法作为组织单词的规则,其本质是英文表达规律的归纳和总结,它体现了使用该语言交流的思维模式。学习语法知识不应该是学习英语的目的,很多英语学习者盲目追求语法的复杂度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却忘了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交流。很多考生误认为雅思写作考试对语法要求高即为追求语法的复杂度,从而盲目追求所谓的长难句,却忽略了把话说清楚,清晰准确地表达是运用语言的基本要求。所以要提醒考生,尝试理解语法规则后面的英文思维,灵活运用英语语法造出简洁、清晰而准确的句子。

  7、默默逐字翻译心中的中文鸿篇巨著。

  有时候忍不住猜想,如果不会中文的话,学英语应该会简单些,母语是在学习英文时,难以抛开的固有思维方式,特别是在谋篇布局时,总不自觉地去使用中文的逻辑结构,然后才慢慢翻译成英文。殊不知,英语的段落构思特点和中文存在巨大差异,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save the best for the last”,呈环状发展,而英文的文章,段落呈线性发展,他们更喜欢把重要的东西放在前面说,每一个特定段落的展开通常围绕主题句,接下来的支持句层层展开并解释主题句。了解中英文之间由思维方式决定的篇章结构及逻辑差别,是综合掌握并运用英文的关键。

  以上就是雅思写作低分原因解析的详细介绍,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如有相关问题,可拨打免费咨询热线:010-58443520

考试培训小助手

本科留学qq:436560382

研究生留学qq:437946603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外语电子周刊

推荐阅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