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托福的教训与经验总结
http://en.jybest.cn oanzlybc 2006-03-13 大 中 小
特别提醒:科学填报志愿比取得好成绩更加重要。考试结束了,尽快估分选大学、确定志愿吧。请点击这里,帮你解决!
一直不敢写自己的考试总结,因为本身分数就不是很好 603+5.0,和我一起考的同学有个643+5.5的,有个650+5.0的,所以拿到分数到现在两个星期时间都很郁闷,犹豫着是否重考。GTER上很多朋友看到我的成绩都说可以了,有的还帮我分析了情况。我心里也知道,托福在申请中的位置可能只是“鸡肋”,但心态总是纠正不过来,觉得一定要把任何地方搞的没有瑕疵,不然,申请的时候提心吊胆太久,一定会被自己吓死。出于这个原因,我已经推后了6G,全心投入5T的准备中。
我觉得1T前面部分别人已经讲得很多了,没有必要再重复。
唯一要说的是,在整个准备过程中千万不要浮躁,一定要平心静气。我开初搞的时候,简直就坐不下来,每天只能看书两个小时。于是我采用近似极端的做法:把自己的电脑搞坏,弄得不能上网,强迫自己多学习一点时间;把手机(我手机是NG游戏手机)里面可以玩的东西全部删除;只要有空就去自习室(因为宿舍里自己会不自觉)。这样到后来可以做到一屁股坐下去四个小时再起来,每天六个小时学习了。这个过程我觉得自己的浮躁减轻了很多。可见克服浮躁的办法是长时间学习,把练习托福变成每天的习惯。
我的失败还来源于起步太晚,我临考两个月开始准备的,还走了一条弯路:背单词用掉宝贵的两个星期(后来证明用处很小),加上又临近学校考试,一边学习一边托福。更可气的是,旷日持久的考试把仅存的复习时间截为两截,等学校考试完了,我只剩一天半能再找找感觉了。这个时候,状态很难发挥得好的。所以大家最迟现在就应该准备5t了,要想考一个好的分数,想突击显然是行不通的。
还有心态问题。虽说托福没有考好不代表自己没有出路了,但考前对所有该做的事情进行仔细的准备是必须的,要做到战略轻视,战术重视。
临考前的晚上,我12点才把学校代码查完,都上床了,想起准考证还没有拿出来,于是去找,结果居然找不到了。就开大灯全寝室人地毯式搜索,足足半小时后终于找到。又发现上面什么都没有填,更可气的是,我不知道如何填。赶紧上Gter看精华。所有事宜完成后,2:00已到。我第二天6:50就要爬起来坐车,只睡了4个多小时。
去到广外考场,当时就差点晕过去:照片忘记带了!我的准考证是人家帮我报名的,没有贴照片,我居然就浑浑噩噩没有发现。要知道,广外离我学校有40分钟的车程啊!赶紧跟老师求情,监考官劈头盖脸来一句:“我看你就不要考了!反正你都不重视”,我想他骂得对,但是,我的心情影响是巨大的。后来监考官终于发善心,让陪我一起考试的GF回学校拿我照片,我先进去考,收卷的时候,照片没到就作废。可怜我的MM,早上陪我一路颠簸,都还没有吃过饭...(在这里表示对她的无限感激)。
我空着肚子进考场了,真是又饥又渴有困(昨天才睡4个小时啊!)又担惊受怕,加上运气又不好,有个女生跨区做题被缴械,老师发了脾气,听力放成了4、5个不连续片断,中间还夹杂着阴阳怪气的怒吼
我考完还觉得没有什么,但看成绩来算,的确是受到影响了。听力错了八个(平时最多两三个),语法错了两个(平时做好多套全对的了),阅读也错八个(平时没错上过五个)。
所以对待托福一定要有好的心态,既不能紧张,看得太重,也不能像我一样,大大咧咧,吊儿郎当地去考。
唯一让我欣慰的是我的作文。这也是我很质疑ETS的地方,5.0分,我只写过3、4篇完整的,而且由于学校考试,那几篇都是在半个月之前写的,很久没有摸了。考前背了篇模板,GTER上有人发的。真可谓是“赤膊上阵”了。一心只想过4分OK ,这个评分我觉得很怪异,看来ETS真的有点短路。
感觉作文最好还是模式化一点,结构越清晰越好,那篇模板什么东西都一般,唯独第一段就明确了下面内容的结构,加上前后都有照应,我估计评分高就高在结构上。现在那个模板已经弄丢了,我接下来凭记忆会给大家写一个的,绝不食言。
最后送大家几句话:所有“成功经验”大家都知道,但是真的照着做的又有几个呢?比如听力,大牛们都说二十四小时听就OK,我看有不少人对此嗤之以鼻吧,说“形式主义而已”。其实,这绝对不是形式主义,我听力最初要错10+个,就是靠24小时连续听练出来的(虽然最后没有考好)。大家都原意看成功者的现身说法,对自己有振动的又有多少呢?把自己当成最笨的人,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杜绝备考中的“小聪明”。用平和的心态看待考试,难道还有不成功的?托福没有太多技巧,踏实,勤奋,坚定意志,就能拿到理想分数。
最后,真心感谢曾经帮助或关注过我的朋友们,我会和大家携手共同走下去。
特别感谢一直陪在我身边的GF,你为我付出了真的太多太多
我会用最后的成功回报所有人的。
再次感谢大家!
考试培训小助手
本科留学qq:436560382
研究生留学qq:437946603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