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首页 > 外语 > 快讯
PSW若真取消对中国学生影响也不大

  2010年末英国内政部针对国际学生,特别是非欧盟学生出台的九项议案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对于此议案的解读一直是众说纷纭,给已经在办理出国留学的学生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恐慌。九项议案里面最受中国留学生关注的就是PSW取消与否的问题。

  PSW签证是英国政府2008年6月正式引入,旨在让拥有本科、硕士、博士毕业文凭的国际留学生在毕业之后,有两年的时间在英找工作或者开展商业活动,签证有效期为2年。据统计,去年有38000名海外留学生通过这类签证留在英国就业。启德教育南京公司总经理朱泽川表示,确切而言,该项提议还未最后落实,还需经过征询程序才能最终确定,而且PSW签证政策可能不会完全取消。

  留学只为打工之门被堵死

  英国内政部通过调查发现,语言水平很低且在私立语言学校就读的学生往往不上学或者很少上学,他们留学的目的只是为了打工。而这些语言学校一方面由于入学门槛低,另一方面收费低,管理不严格,而对这些学生大开方便之门,此条新政正是为了保证留学生留学目的的纯正,同时也是为约束语言学校而作出的应对方案。

  可以说,此预案彻底堵死了在合法情况下通过General Student(普通学生)签证进入英国打工之门,明确规定了使用普通学生签证学生的语言水平(B2)(相当于雅思5.0-6.0),以及语言学校可以提供的最低课程水平(C1)(雅思6.5+)。移民局认为低层次的语言课程申请者完全可以在本国完成,高层次语言课程(雅思6.5+)可以到英国后再学习。

  拿访问学生签证也须考雅思

  为照顾低端语言课程市场的学生资源,英国重新定义了Student Visitor(访问学生)签证,无语言成绩要求以及就读低端语言课程的学生可以按照“访问签证”类型准备签证材料,赴英就读语言课程,Student Visitor(访问学生)签证不要求学生提供语言水平证明,但是访问学生签证的课程仅限于语言课程且不长于11个月、签证材料相对繁琐、到英后不能打工、签证到期后需回原住国重新续签。

  新草案对学生赴英就读专业课程的语言水平提出了更明确、更高的要求,以往学生因雅思成绩不理想,希望通过学校内部测试直接赴英国读预科或者本科课程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本项预案对学生的影响深远,持普通学生签证的学生赴英前必须进行雅思测试,移民局不太可能要求学生在赴英之前都必须达到5.5以上水平,所以可行的方案肯定是所有的学生都要硬性参加雅思测试,并且要达到5.0以上的成绩才能用普通学生签证赴英就读专业课程(包括pre-sessional学期前语言预备课程)。

  若取消PSW对中国学生影响不大

  朱泽川说,准留英学生的家长们不必太过担心,此项政策如果正式出台,对真正有实力的学生影响非常小,而且对于整个留英大环境还有很大的净化作用,英国教育的优势仍会让更多学生在未来的人生中具备相当的竞争优势。

  根据现行条例,在英国本科、硕士毕业的留学生都可以获得两年“free access to labor market”,但是这种现行的psw签证并不是tier2工作签证,持有者并不会自动获得“work permit”(工作许可),所以大部分选择在毕业后留英的留学生在两年的psw签证结束后,也不得不面临重新找雇主出证明、申请“工作许可”、转换工作签证这一套复杂的手续。由于英国对雇用外国人的雇主要求很高,手续繁琐且名额十分有限,所以申请有一定难度。

  由于在英国真的可以转换工作签证并且准备长期留英生活的学生是少数,并且由于两年前5年工作签证过后直接转换PR(永久居留权)的法案已经取消,所以,通过留学后留英工作,进而实现永久居留甚至入籍的道路也变得相当不平坦,因为英国本身就不是一个移民国家。不过,毕业后在英国打两年工,这期间还要支付自己的住宿费和生活费,按现在每小时6镑左右的工资水平,两年后其实也不能攒下多少钱。所以多数学生不愿意浪费两年时间做和自己本专业不相关的工作,转而回国开始自己的事业。

  朱泽川说,考虑到英国的政策都会有一定的连续性,大家都不希望PSW签证被完全取消,英国内政部改革PSW签证的申请标准或期限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确切而言,该项提议还未最后落实,还需经过征询程序才能最终确定,PSW签证政策可能不会完全取消,只会作适当调整。对于PSW签证可能取消的提案,如果获准实施,建议计划留学的学生调整留学目的,如果是以移民为目的的留学生,可能需要转移目标选择其他可移民的国家;如果是以学习英语和追求世界高认可学位为目的,英国还是可以作为留学地的首选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2-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