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在家看了书,就想办法找人说,后来听说公园里有自发组织的学习会。"刘建伟口中的"学习会",便是之后常见的"英语角"。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北京市紫竹院公园的土山上,逐渐聚集了一批学习英语的人,他们大多是学生。每到周末,就会聚在这里,用英语交流,还有一些外籍人士也加入其中。
英语角的形式,后来被广泛地传播到各个高校中,乃至现在人大英语角还被戏称为"单身男女相亲会"。
"跟别人一对话,自己的课本英语就露了馅。"去的次数多了,刘建伟也逐渐胆大起来,学习、工作方面的感受,成为了聊天的重点。
"到了后来,随身听开始流行,我买了个'爱华'牌的,到处找人家录英语歌的磁带。"刘建伟说,那时候谁能有几盘英语歌曲的磁带,便是大家的焦点,每个欧美流行音乐歌手进入内地后,都会出现一次录歌狂潮。
不过最令刘建伟记忆犹新的,还是那时在街上找老外。当时,老外还是稀罕物。在大街上看到,多数人都会看上几眼,而刘建伟更是经常鼓足勇气上前攀谈。"不过现在想起来,这样做还是不太礼貌。不过当时我的朋友都说我是傻大胆。"
小白领回炉再充电
见证人:李磊
"我现在报班学,完全是为了工作上的需要。"大学毕业、英语六级、在外企工作的李磊按说英语水平还算不错,不过在毕业两年后,他又一次走进了英语的课堂——英语培训班,"给自己充充电,尤其是口语方面,跟着外教说一说。"
30年英语学习热,英语的身份也在逐渐改变,从学习的主体,已经慢慢地变成了学习的工具。不会英语,将减少一条与他人沟通的渠道,而科研、商业对英语的需求越来越大,也让不少刚刚脱离校园的人有了新的学习压力。
而很多英语教育机构可说收费不菲,虽然李磊的工资算是个白领,但每次交学费时还是心疼上一段时间,"没有办法,不学就跟不上形势。"
除了学习英语的方法,学习英语的途径如今也变得多种多样,英语广播、英语歌曲、美剧,乃至电影院的引进影片都会分配音版和原版,而如今的年轻人,多数都会选择后者。
"原来为考托福,有的学生在语言学院门口摆个小马扎排队。学校图书馆里介绍美国大学的书都被翻烂了。"胡文仲教授从事英语教学工作至今已超过50年,而英语教学资源早已今非昔比, "疯狂英语"式的英语学习方法层出不穷。全国大学的英语专业点,也从改革初期的70余个增加到了目前的超过900个。各类英语比赛中,选手的英语水平,有时会让担任评委的老师咋舌,而这些选手甚至不是英语专业的学生。
走进西单图书大厦,英语相关的书籍、材料几乎随处可见,新版《Follow me》仍旧陈列其中,然而它早已没有了20世纪80年代的影响,在角落里静静摆放着的教材,正为30年英语热写下新的注脚。
留声机
-注音学英语
20世纪90年代学英语的一股潮流,即将英语用汉字的方式进行标注,如"How are you"标注为"好爱油",这样的学习方式能让不懂英文的人迅速学习英语发音,曾风靡一时。
-疯狂英语
是由李阳发明的一套独特的英语学习方法,提倡疯狂地说英语、大声喊英语等,看似奇怪的方法吸引了一大批英语学习者的青睐。
-文曲星
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种便携电子词典,可以查询英语单词,发出英语读音,更有英语测验等功能。由于其易用性,在中学基本已成为人手一台的英语学习利器。
-复读机
1999年,国家教委宣布,今后大中小学生的外语教学和考试将侧重于学生的口语、听力综合水平,复读机迅速占领市场。这种功能类似录音机的机器,可以通过不断重复录放以纠正英语发音。据统计,该种产品2002年销量达到1300万台。
-新东方
起先以培训学生应付托福、GRE为主,后逐渐发展为综合教育集团。新东方的成功,标志着中国人对教育的速成渴望,也是中国人出国热、英语热的具体表现。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