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从交通工具看英国社会的人生百态

http://en.jybest.cn      2013-07-24    

 

  特别提醒:科学填报志愿比取得好成绩更加重要。考试结束了,尽快估分选大学、确定志愿吧。请点击这里,帮你解决!

  一节车厢,一个世界。在英国多种多样的公共交通工具上,形形色色、素不相识的人们,浓缩着英国社会的人生百态。

  每逢周一到周五,当成千上万身着西装的上班族,步履匆匆地在各种交通工具构成的线路中穿行而过,一道英国职场独特的风景就笼罩着这座城市。上下班高峰时期的公共交通里,黑色和灰色是职场人的主色调,男士再配上色彩鲜艳的领带,别致有型的衬衫袖扣,在细节中散发着品味。而女士的黑灰色西装之外,则是短裙、丝袜和高跟鞋,有的时候再加上一条颜色艳丽的围巾,散发着女性在职场上半边天的美丽。这就是英国职场不言而喻的穿衣戴帽法则。

  除了着装,对英国的女士们来说,化妆同等重要。看,她们一大早赶出家门,没有时间化妆,就把公共交通的座位当成了她们的移动化妆间。只见她们一手拿个镜子,另外一手迅速在在脸上打粉底,擦塞红,涂嘴唇,勾眉毛,画睫毛,在地铁车厢里,摇摇晃晃地在脸上涂抹十分钟,一张素面朝天的脸就变成一张职场上精明干练的脸。最厉害的是,一些女士的手指能够既当刷子,又当粉饼,还可以做修改液,在一张张上班族的脸上尽显神威。

  其实,英国人这么重视外表,与这个社会的职场中“以貌取人”的“潜规则”密不可分。社会心理学中讲过,权威人物更加容易获得别人的重视,而他的制服就是权威身份的象征。同样,在职场上,正装也是专业身份的象征,无形中给个人的工作能力和表现加分,也会潜移默化地获得别人对自己的重视。英国人对这一点的认识和践行,可以算的上是透彻。只要是工作时间、工作场所,英国人总是会这样习惯性地如此打扮一番,这已经不是个人所好,而是他们每天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无论上班族们的打扮多么“Professional(职业化)”,但在上下班高峰期的他们,往往还是要在地铁里经历“非人”的考验。在某些最为拥挤的路段,尽管每隔三四分钟就会来一辆地铁,但是由于人流量太大,几乎趟趟车都能看到——在车门关上的前一秒,最后上去的几个人都是奋不顾身地把自己硬塞进去的。然后,他们像壁虎一样“叭”地一声“趴”在里面的人群里,直到车开几分钟后才能逐渐成为“直立”。

  面对如此这般的拥挤状况,伦敦人的要求已经降低到“只要能上车”就行。一次,晚上六点多,下班的人群正在拥挤着上车。车门即将关闭,车厢外的五六个人还是上不来,而车厢里面,似乎也拥挤得不能再移动一点。这时,一位英国女士还有半个身子在车外,可是她已经挤不上去了。这位看上去文质彬彬的女士,突然用伦敦音大声对里面喊道,“Would you please move? I have the baby at home(请往里面挪挪好吗?我家里还有个婴儿呢)。”她话音刚落,我前面身着黑色西装的一位男士,也突然开始冲里面喊起来,“So do I(我家也有婴儿)。”一些乘客听到这些,不禁悄悄地笑了。终于,在这两位急着回家看Baby(婴儿)的父母的号召下,全车人再使劲往里挤一下,车门才终于关上了。

  尽管伦敦人经常抱怨拥挤的公共交通,但他们还是充分地将公交车上的时间用在了学习和工作上。在市中心的地铁路段,每天早晚共有三份报纸免费发放,它们是人们在上下班高峰时地铁里的重要读物。每到这个时候,地铁上有座位的人们几乎人手一张报纸,看完了就放在座位后面的台子上,下一个人再自取。一张报纸,有时能传送给五个人以上。正是因为如此高的读者群,这些免费报纸上刊登了大量的品牌广告和产品促销广告,保持长久不衰的经营业绩。地下报纸已经成为了伦敦人生活的一部分。

如有相关问题,可拨打免费咨询热线:010-58443520

考试培训小助手

本科留学qq:436560382

研究生留学qq:437946603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外语电子周刊

推荐阅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