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别错过!提前批、艺术本科批推荐这些专业!
2025-07-04 11:21:00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
欢迎报考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 

 

倒计时开启 

高考志愿填报正当时  

提前批与艺术本科批填报进入尾声  

明天就是截止日  

快来看看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提前批和艺术本科批有哪些专业向你招手吧  

 

Part 01.英语专业 

 

01专业概况 

专业设立于2013年,拥有省级教学名师与福州市高层次人才多人,“双师型”教师占比74%。专业聘请多名国家级和省级中学教学名师开设教学实践类课程与讲座,并与美国、印尼及中国台湾地区等高校合作交流,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平台和国际交流渠道。近年来,学生在专业类竞赛中获国家级、省级奖项30余人次。 

02培养内容 

本专业秉承“厚基础、强技能、重实践”的育人理念,培养具有高尚师德和教育情怀,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深厚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具备良好的英语教学和班级管理能力,能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熟练使用英语从事英语教育、涉外传播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英语师范人才。 

03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在中等职业学校、普通中初等学校及教育培训机构担任英语教师,传授知识、培养人才;也可进入涉外企业、外事机构等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从事翻译、管理、对外传播与研究等工作。对有进一步深造意愿的学生,可以选择攻读国内、外研究生学位,提升自身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创造更多可能。 

04主要教学实践环节 

英语演讲、英语口语、教师技能展示、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 

Part 02.商务英语专业 

 

01专业概况 

作为福建省唯一的师范类商务英语专业,本专业已构建“英语+商务+教育”的三维培养体系,旨在培养“英语精、商务通、教学强”的复合型人才。专业拥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高职称和“双师型”教师占比超 57%,还邀请多名行业专家加盟教学团队,并通过国际交流项目等方式,夯实学生英语基础,强化实战技能,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在各类赛事中屡获佳绩,就业前景广阔。 

02核心课程 

英语口语、综合商务英语、商务英语视听说、商务英语阅读、商务翻译、商务英语写作、语言学导论、国际营销概论、国际贸易实务、实用电子商务、跨文化商务交际、英语学科教学法、教育学、心理学等。 

03就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广泛,主要涵盖教育和商务领域。在教育领域,可成为中小学英语教师、商务英语培训师或留学顾问。在商务领域,可担任国际贸易专员、跨境电商专员、市场营销专员或金融专员。此外,还可从事翻译、传译工作,或进入政府部门、海关、检验检疫等单位。毕业生亦可选择考研或出国深造,提升自身竞争力,为未来发展拓展更多可能。 

Part 03.家政学专业 

 

01专业概况 

本专业是以人类家庭生活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强化家庭成员素质、促进社会和谐、造福全人类为目的,指导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感情伦理生活的综合型应用专业。专业作为全国唯一的师范类家政学本科专业、福建省唯一的家政学本科专业,在业界已崭露头角,在校友会2024年中国大学家政学专业排名(应用型)中位居第三。专业牵头成立福建省家政学会,促进家政学学科的研究与学术交流。作为全国康养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行业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全国现代家政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全国智慧家政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会员单位,积极与日本长崎国际大学合作开展海外留学生项目、与日本龙集团合作开展海外实习项目、与泰康集团等国内家政养老知名机构开展产教融合项目,以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现代家政产业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的发展格局。 

02培养目标 

本专业依托师范教育底色,紧密对接国家家政产业“提质扩容”战略下的产业发展契机,培养懂教育、会管理、能创新的家庭服务领域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以家庭生活、师范教育、产业管理为核心,融合社会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医学等多学科理论与实践,助力学生系统掌握家政学专业知识与技能,成长为家政教育领军者、基层公务骨干及引领行业升级的产业精英。 

03核心课程 

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家政学概论、家政管理学、中华传统养生学、家庭营养学、社会心理学、家政与法律、家居环境设计、家庭经济学、家庭保健技术、家庭游憩与休闲、家庭日常管理、家政培训与管理、学校劳动教育、教育学、心理学、专业教学法等。 

04就业面向 

毕业生可于中小学及职业院校深耕家政通识与职业教育的教学科研,在政府部门、社区投身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工作,在家政服务、托育、养老等企业胜任管理与培训核心岗位。 

Part 04.学前教育专业 

 

01专业概况 

学前教育专业注重学生基础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拥有全省领先的实验、实践教学条件,建成了涵盖幼师保教实验平台、幼儿园模拟活动室、蒙台梭利实验室等实验实训平台,面积超2000㎡,与教育局、幼儿园、儿童医院、幼教企业等42家单位建立了遍布全省的实践教学平台,能够满足社会对应用型学前教育人才的需求。专业拥有雄厚的儿童发展、课程与领域教育、基本理论等教学科研团队。专业课程持续关注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动态,主动对接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构建了贯通06岁、学科交叉、课程互联共享的学前教育学生专业成长课程集群和涵盖教师专业技能、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等贯穿四年的实践课程体系。此外,专业在早期婴幼儿托育、儿童学习与发展等方向不断拓展“学前+”复合型应用人才的教学改革。近几年,学生在福建省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华文杯”全国学前教育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福建省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各级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近两年,毕业生进入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教育大学、昆士兰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大学进一步深造的人数达30人。 

02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新时代“四有”好老师、“教育家精神”培养要求,立足闽东南,服务福建,着力培养拥有高尚师德,善于科学保教,具备综合育人能力、终身学习与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托幼一体化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03核心课程 

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科学、学前儿童保育学、幼儿园课程、幼儿园游戏与指导、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与活动指导、幼儿园班级管理、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幼儿园教育评价、乐理与视唱、形体与舞蹈、钢琴、美术等。 

04就业面向 

毕业生可在各级各类幼儿园及早教机构从事学前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在广播电视、读物出版部门、社区以及教育培训等相关岗位从事儿童教育管理、宣传和康复等工作。 

Part 05.汉语言文学专业 

 

01专业概况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是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办学最早的专业之一,其前身为1977年设立的中文教育专业。该专业具有近五十年师范教育办学历史,2004年开始以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本科招生。专业师资力量雄厚,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近50%,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近60%,“双师型 ”教师占比47%。该专业与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培养学科教学语文硕士,并加入福建省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联盟。 

02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师范教育“实践育人”理念为引领,服务国家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和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需求,突出“厚人文、强技能、重创新”的培养特色,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素养为核心,强化教育教学能力、教研创新与文化传承能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深厚人文底蕴、扎实教学技能、突出创新意识、开阔的国际视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担当新时代铸魂育人使命、在基础教育领域从事教育教学、教研管理、文化传播等工作的卓越语文教师。 

03核心课程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材研究、语文教学技能训练、教育心理学等。 

04就业面向 

在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社会亟需兼具人文素养与教育智慧的复合型语文教师。 近年来,基础教育师资需求持续旺盛,岗位供给量远超毕业生人数。本专业毕业生除攻读硕士学位外,可在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培训机构担任语文教师,在文化出版单位从事编辑创作,在党政机关从事文秘宣传等工作,形成“教育为主、多元发展”的就业格局。 

Part 06.广告学专业 

 

01培养内容 

通过新媒体广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广告美学、AIGC广告创意、融媒体新闻采写、数字插画设计、数字消费洞察与营销、AE动态图形设计、广告摄影、教师技能训练等课程的学习,培养能够在职业教育领域从事广告学相关专业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一体化”职教师资人才和能够独立从事广告活动的新型媒体技术应用型人才、新媒体时代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02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职业院校从事广告学相关专业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可在新闻媒体单位、文化传播机构、广告公司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新媒体运营、品牌策划、广告创意设计、市场营销策划等工作,也可以自主创业,从事新媒体广告传播工作。 

03专业优势 

该专业在保留传统广告学专业优势的基础上,融合了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特色,形成“广告+教育”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师资力量雄厚,高级职称教师占比55%,全部具备双师型教师资格。坚持校企联合办学,与各地市融媒体中心、4A级广告公司以及中小学、中高职院校等单位合作,助力学生在省内外企业和院校实训、实习和就业,实现学校人才输出和企业人才输入的无缝对接。实践性教学学分比例超50%。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技能标准实现“两对接”,打造符合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的应用型课程群、职教师资课程群与课程模块。 

04主要教学实践环节 

AI设计、广告摄影、直播运营、无人机拍摄、品牌策划、书籍装帧与设计、IP设计、教师技能训练、教师口语、教师书法、创新创业活动、专业见习实习等。 

Part 07.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01专业概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于2023年设立。师资队伍中,高职称教师占比46%,拥有省级思政课教学名师、“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省青年教师教学新秀、福州市高层次人才等,曾获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现有13个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性教学学分比例近25%。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技能标准实现“两对接”,打造了符合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群与课程模块。 

02培养目标 

本专业适应国家教育改革发展及思政课教师“六个要”要求,培养理想信念坚定、思想品德高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健全人格和较好人文与科学素养,具备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具有从事思政工作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政治素养、人文情怀、国际视野、系统思维和信息化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人才。 

03核心专业课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概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学方法论、逻辑学、伦理学、法学概论、政治学概论、社会学概论、经济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等。 

04就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党务、行政管理工作,在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及其他机构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等工作。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人才需求大,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 

Part 08.应用化学专业 

 

01培养内容 

本专业通过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原理、化学工艺学、精细有机合成及工艺、高分子化学、专业教学法、教育学、心理学等主要课程的学习,培养系统掌握化学化工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备较强的教学技能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能够成为职业院校、职业教育机构及普通中学的化学专业教师,也能成为在科研机构、生产企业等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技术管理、产品开发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02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职业院校、职业教育机构及普通中小学从事教学与教研工作;也可以面向现代化学工业全产业链,在质量监督、环保监测、能源化工、生物制药、电子材料、农林科技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及科研院所,从事精细化学品研发、工艺优化、技术检测与管理、产品营销等工作。 

03专业优势 

该专业以福建省“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工程类应用型人才”试点、福建省“一般本科院校提升计划”和福建省本科高校重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建设为依托,与福州江阴港城经济区共建,成立化工新材料省级产业学院,建有“福州市高端精细化工行业技术创新中心”科研创新平台。与多家大型企业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普通中学等深入开展合作,建立实训基地,为职业院校和企业输送职教师资和应用型人才。该专业教学条件齐备,拥有基础化学实验室、有机综合实验室、物理化学实验室、仪器分析实验室、化工原理实验室、精细有机合成实验室、化工仿真实验室等。近年来,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级科技项目10余项、企业合作课题20余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件,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取得优异成绩。 

04主要教学实践环节 

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化工原理实验、化工仿真实验、精细有机合成实验、涂料和粘合剂实验、专业综合实验、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工厂见习、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Part 09.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01专业概况 

专业始于2002年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9年随学校独立设置完成从非师范类工科专业向师范类工科专业转型,2022年该专业获批成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专业还是福建省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工程类应用型人才试点专业、福建省高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同时,是省级服务电子信息产业示范专业群与省级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型学科的主干专业。2025年,该专业将同时开展师范类和非师范类招生,为不同需求的学子提供多元发展路径,进一步拓宽专业发展前景。 

02核心课程 

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算法与数据结构、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高频电子线路、人工智能算法应用、机器视觉等。 

03就业面向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规模庞大的战略性产业,覆盖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智能化技术全领域。随着产业的快速迭代升级,其应用研发与技术创新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持续攀升,为本专业毕业生创造了广阔的就业前景。基于人才培养定位,应用型人才凭借扎实的实践能力与技术应用能力,可胜任电子信息技术推广、产品生产开发、项目经营管理等工作。此外,毕业生还能凭借专业积累,投身职业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工作,为行业持续输送优质人才。 

Part 1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01培养内容 

本专业通过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微机接口与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软件工程等主要课程的学习,培养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具备创新创业精神和教书育人良好素养的信息行业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和职业教育学校计算机类专业“双师型”教师。 

02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信息技术领域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教育部门、科研院所从事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产业的软硬件开发、技术支持、运维管理、安全保障、产品销售、技术培训和教育教学等工作。 

Part 11.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 

 

01培养内容 

本专业通过烹饪基本功、烹饪工艺学、西餐工艺学、食品营养学、烹饪原料学、中央厨房设计与运作、食品感官评定、餐饮经营与管理、职业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教学,培养具备烹饪科学理论、餐饮管理和营养卫生知识,熟练掌握烹饪技艺,具备从事中职院校的教学科研、餐饮企业中闽台菜品的研发和餐饮管理等工作的能力,在烹饪与营养教育相关领域从事营养教育、菜品开发、餐饮管理、烹饪科学研究和烹饪教育等工作的应用型领军人才。 

02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从事中、高等职业院校烹饪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在食品相关科研机构、机关单位、高校和部队后勤集团、大中型酒店餐饮部门担任技术研发与管理工作。 

03专业优势 

本专业高级职称教师占比50%,“双师型”教师占比75%。专业学生考研录取率达20%,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专业建立“闽菜大师”工作室,成立临家餐饮现代产业学院,聘任企业高管等为兼职教授。近年来,荣获“烹饪教育成果奖”和“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国际中青年名厨专业委员会2023年度优秀合作伙伴”。教师累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教育厅项目3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横向课题经费累计300余万元,其中单项横向课题到账经费超过100万元,相关成果实现企业技术转化。坚持校企联合办学,与福建省多家餐饮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助力学生在企业实训、实习和就业。与福建省多所中职院校签订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可以满足学生教育实习,实现学校—学校人才输出的无缝对接。现有14个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性教学学分占比49%。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技能标准实现“两对接”,打造了符合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应用型课程群与课程模块。 

04主要教学实践环节 

化学类基础实验、烹饪工艺实验、面点工艺实验、食品感官分析及实验、西餐制作工艺、营养配餐及设计、闽菜新品开发、岗位实践课程、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专业实习等。 

Part 12.工艺美术专业 

 

01培养内容 

本专业培养能够系统掌握工艺美术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良好的艺术造型表现能力、工艺美术产品设计能力、工艺品制作技术与服务管理能力;能胜任传承优秀文化技艺,适应未来职业和社会发展,能在工艺美术行业、公共艺术设计企业、产品设计企业及职业教育培训从事工艺、技术生产、技术研究、艺术管理的非遗技艺创新型设计人才。 

02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工艺美术行业、公共艺术设计企业、产品设计企业及职业教育培训从事工艺、技术生产、技术研究、艺术管理、艺术宣传等方面工作。 

03专业优势 

专业坚持“行业需求导向”和“专业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强化培养行业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广阔的非遗技艺传承创新设计人才。该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突出,就业发展空间宽广。专业现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人才、中国文化名家“四个一批”人才、“国家非遗技艺传承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双师型创新团队”,具有全国领先的专业水平和较高的学术造诣,具有全国性的行业影响力,在我省工艺美术行业内具有推动性作用。专业建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依托工作室开展行业与高校深度合作的探索工作,推动教学与实践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能力。 

04主要教学实践环节 

专业写生、社会考察、专业实训、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 

 

END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