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这充满希望与收获的季节里,泉州轻工职业学院“轻”苹果支教团再度整装出发,奔赴三明市高砂平安希望小学,开启新一轮的支教帮扶之旅。

“轻”苹果支教团成立5年以来,始终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文化血脉”为使命,深入中小学、社区、乡村,开展剪纸扎染教学、体验工坊及数字化展示。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为更好地契合新时代教育帮扶需求,在延续传统文化传播核心使命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课程领域,打造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支教课程体系。年均活动40余场,覆盖800余人次,获评2022-2023学年省级“优秀实践团队”,用青春赋能古老技艺焕新。

本次三明高砂平安希望小学支教项目,“轻”苹果支教团前期筹备扎实有序:8月启动团队初筛遴选优质力量延续公益薪火,9月赴泉州积极从“儿童心理疏导”、“非遗手作教学”等培训中汲取养分,出征前经多轮试讲研讨、结合学生需求,在传承过往课程理念基础上打磨“传统文化 + 特色技能”双轨课程,10月出征大会上新老成员交流经验,在思想共鸣中完成公益初心与教学经验的接力。10月13日,16名新志愿者满载斗志前往支教地,传统文化课上以“剪纸”、“漆扇”教学带孩子感受非遗魅力,特色技能课则发挥专业优势,通过“创意绘画”鼓励孩子大胆想象、“简易摄影技巧”课教孩子捕捉生活之美,让乡村儿童在优质课程中成长。




“短短一周的山村支教,成了我生命中最珍贵的一课。初见时,孩子们攥着旧铅笔,眼睛却亮晶晶地望着我。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心火。课堂上,我带他们读课文、画星空;山野间,他们却用满把的野花和田埂上的趣事,教会了我何为纯粹的快乐。离别不是终点,孩子们眼中清澈的光,早已化作照亮我前行的力量。原来付出真心,收获的竟是双倍的温暖与成长。” ——曾华富

“在三明高砂支教的这些日子,相机成了孩子们认识世界的新窗口……最触动我的,是那个平时沉默的男孩第一次透过取景框凝望世界时专注的眼神,当他小心翼翼按下快门,记录下劳作归来的母亲被夕阳拉长的身影,那一刻的快门声,格外庄重!我渐渐明白,摄影课教的不仅是构图和用光,更是培养一种观看的虔敬,当镜头成为他们与故乡对话的媒介,教育的种子便已悄然生根。在这片质朴的土地上,我们共同用光影书写着无声的诗歌。”——丁志骏

“老师,您辛苦了!是您让我们知道了大山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您带来的新故事、新游戏和新知识,像一扇窗户,让我们看到了更广阔的天空。谢谢您为我们付出的一切,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的!”——三明高砂小学六年(二)班 邓铭威

此次“轻”苹果支教团再度奔赴三明高砂平安希望小学,既是泉州轻工职业学院文创学院践行社会责任、助力乡村教育发展的生动实践,更是支教薪火代代相传的鲜活注脚。多年来,“轻”苹果支教团的公益初心从未间断,一届届成员接过接力棒,将温暖与知识持续送往乡村校园。

未来,“轻”苹果支教团将继续在传承过往优质支教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提升服务质量,让支教的薪火在创新中愈发炽热。期待更多乡村孩子能在这份薪火滋养的优质教育资源中健康快乐成长,为推动乡村教育事业发展持续贡献“轻工力量”。
通讯员:陈睿欣、王漪雯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